“觸石有動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觸石有動意”全詩
山靈護清氣,英英幻真姿。
舊雨洗猶在,高風吹不移。
觸石有動意,出岫無還時。
扶桑如可薪,煉此白玉芝。
分類:
作者簡介(王易簡)

王易簡(生卒年不詳)字理得,號可竹,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宋末登進士第,除瑞安主簿,不赴。入元,隱居不仕。易簡篤于議論,多所著述,有《山中觀史吟》。《樂府補題》有其詠物詞四首,《絕妙好詞》卷六載其詞三首。
《九鎖山十詠》王易簡 翻譯、賞析和詩意
《九鎖山十詠》是宋代王易簡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行云倏變滅,
本作須臾期。
山靈護清氣,
英英幻真姿。
舊雨洗猶在,
高風吹不移。
觸石有動意,
出岫無還時。
扶桑如可薪,
煉此白玉芝。
中文譯文:
行云迅速變幻消散,
它的存在只是短暫的時期。
山靈守護著清新的氣息,
山峰英武、幻化出真實的姿態。
過去的雨水洗刷過的痕跡仍然存在,
強勁的風吹不動它們。
觸摸石頭會有一種動感,
從山峰出來就沒有回頭的時機。
借助扶桑(指日本)的力量,
煉制出這片潔白的玉芝(指美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九鎖山的景色和山峰的神秘氣質。詩人以簡潔而形象的語言,勾勒出云彩的流動和變幻,強調了它們短暫的存在。山靈被描繪為守護著山峰的精神力量,使得山峰顯得雄偉而真實。
詩人提到舊雨水洗刷過的痕跡仍然存在,表達了大自然的力量無法輕易抹去。高風吹拂卻無法改變山峰的穩固和堅定。觸摸石頭會有一種動感,暗示山峰蘊含著生機與活力。然而,一旦離開山峰,就沒有回頭的機會,這可能意味著離開山峰后再也無法回到過去的狀態。
最后兩句詩提到了扶桑和白玉芝,扶桑是指日本,白玉芝象征著珍貴的美玉。詩人通過這兩句話,似乎在暗示借助日本的力量,可以創造出純潔而珍貴的事物。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山峰的壯麗,同時也蘊含了對時間流逝和機遇的思考。它表達了詩人對山峰之美的贊嘆,并反映了對自然與人文之間關系的思考。
“觸石有動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ǔ suǒ shān shí yǒng
九鎖山十詠
xíng yún shū biàn miè, běn zuò xū yú qī.
行云倏變滅,本作須臾期。
shān líng hù qīng qì, yīng yīng huàn zhēn zī.
山靈護清氣,英英幻真姿。
jiù yǔ xǐ yóu zài, gāo fēng chuī bù yí.
舊雨洗猶在,高風吹不移。
chù shí yǒu dòng yì, chū xiù wú hái shí.
觸石有動意,出岫無還時。
fú sāng rú kě xīn, liàn cǐ bái yù zhī.
扶桑如可薪,煉此白玉芝。
“觸石有動意”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