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驚枝上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恐驚枝上鳥”全詩
美人忽聽心自喜,卷簾遙對啟窗紗。
恐驚枝上鳥,未折枝上花。
花任啄殘應不惜,早教歸信來天涯。
分類:
作者簡介(劉鉉)

劉鉉(1394—1458)字宗器,別號假庵,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永樂十七年以善書征入翰林,筆法溫媚,推重一時。次年中順天府舉人,授中書舍人,預修三朝實錄,歷教習庶吉士,景帝立,歷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天順元年進少詹事,卒于官。謹于言行,謚文恭。好學不輟,工詩善文,有《文恭公詩集》。卒年六十五。《名山藏、弇州續稿》其子劉瀚為官,亦能守父訓。
《桃花雙鵲圖》劉鉉 翻譯、賞析和詩意
《桃花雙鵲圖》是宋代劉鉉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雙鵲何處聲查查,
夭桃一樹紅蒸霞。
美人忽聽心自喜,
卷簾遙對啟窗紗。
恐驚枝上鳥,
未折枝上花。
花任啄殘應不惜,
早教歸信來天涯。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天的景象。詩人通過描寫桃花和鵲鳥,表達了對美好春光的贊美和對遠方摯友的思念之情。詩人觸景生情,以桃花和鵲鳥為主題,展現了春天的生機和美麗。同時,詩人也通過桃花和鵲鳥的形象,寄托了自己對遠方摯友的思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潔而生動的語言,將春天的景象展現得栩栩如生。首兩句描繪了桃花盛開的景象,鮮艷的桃花如紅霞一般綻放,給人以美好的視覺感受。接著,詩人描寫了一位美人靜靜地聽著外面的聲音,她對桃花的美景感到快樂,從而展現了她對美的敏感和欣賞之情。第四句中的"卷簾遙對啟窗紗"表達了她通過窗戶與外面的景物相望,以此來欣賞桃花和鵲鳥的美麗。
接下來的幾句表達了詩人對鳥和花的擔憂。詩人擔心鳥兒會驚飛,花朵會被啄食殘破,因此呼喚美人早點回來,不要讓這些美好的事物任由損毀。最后一句表達了詩人對遠方摯友的思念,希望他早日歸來,與自己相聚在一起。通過對桃花和鵲鳥的描寫,詩人將自己內心的情感與外在的景物相融合,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珍愛與思念之情。
整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美景和詩人的情感。通過對桃花和鵲鳥的描寫,詩人展示了對春天生機與美麗的贊美,同時也表達了對遠方摯友的思念之情。這首詩詞通過生動的形象和深情的思緒,使讀者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與詩人內心的感動。
“恐驚枝上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áo huā shuāng què tú
桃花雙鵲圖
shuāng què hé chǔ shēng zhā zhā, yāo táo yī shù hóng zhēng xiá.
雙鵲何處聲查查,夭桃一樹紅蒸霞。
měi rén hū tīng xīn zì xǐ, juàn lián yáo duì qǐ chuāng shā.
美人忽聽心自喜,卷簾遙對啟窗紗。
kǒng jīng zhī shàng niǎo, wèi zhé zhī shàng huā.
恐驚枝上鳥,未折枝上花。
huā rèn zhuó cán yīng bù xī, zǎo jiào guī xìn lái tiān yá.
花任啄殘應不惜,早教歸信來天涯。
“恐驚枝上鳥”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