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道歸遲打棹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若道歸遲打棹篦”全詩
羅帶同心結到成,底事教┾舍。
心是十分真,情沒些兒假。
若道歸遲打棹篦,甘受三千下。
分類: 卜算子
《卜算子》張幼謙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卜算子·去時不由人》是宋代張幼謙創作的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去時不由人,歸怎由人也。
羅帶同心結到成,底事教┾舍。
心是十分真,情沒些兒假。
若道歸遲打棹篦,甘受三千下。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離別的無奈與歸程的堅定。詩人表達了離別時的無法自主,無法由自己來支配離去的心情,同時也探討了歸程的決斷和承諾。
賞析:
首句“去時不由人,歸怎由人也。”表達了離別的無法左右,人們常常無法自主地離開某個地方,而歸程的歸宿也并非完全由個人所決定,有時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
接下來的兩句“羅帶同心結到成,底事教┾舍。心是十分真,情沒些兒假。”描述了離別后思念之情的堅定和真實,無論是羅帶的結合還是內心的情感,都是真摯而沒有絲毫虛假。
最后兩句“若道歸遲打棹篦,甘受三千下。”表達了詩人即使歸程耽擱,也愿意忍受千般辛苦,堅決回到目的地。這種堅定的意志和不畏艱辛的精神展現了詩人追求歸家的決心和執著。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離別與歸程的主題,將個人的情感與對命運的掌控緊密結合,表達了對離別與歸家的真實感受以及對人生道路的思考。這首詩詞通過情感的抒發和意志的堅定,揭示了人們在命運面前的無奈與努力,展現了對家園和歸宿的深深眷戀和追求。
“若道歸遲打棹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ǔ suàn zǐ
卜算子
qù shí bù yóu rén, guī zěn yóu rén yě.
去時不由人,歸怎由人也。
luó dài tóng xīn jié dào chéng, dǐ shì jiào shě.
羅帶同心結到成,底事教┾舍。
xīn shì shí fēn zhēn, qíng méi xiē ér jiǎ.
心是十分真,情沒些兒假。
ruò dào guī chí dǎ zhào bì, gān shòu sān qiān xià.
若道歸遲打棹篦,甘受三千下。
“若道歸遲打棹篦”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