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為有北海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當時為有北海書”全詩
能令草木死不枯,當時為有北海書。
荒碑侵苔蘚山濕,尚寫墨本傳東吳。
分類:
《楚州》沈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楚州》
楚州淮陰娑羅木,
霜露榮倅今何如。
能令草木死不枯,
當時為有北海書。
荒碑侵苔蘚山濕,
尚寫墨本傳東吳。
中文譯文:
楚州的淮陰娑羅木,
霜露的榮耀如今怎樣?
能使草木不枯死,
當時因為有北海書。
荒廢的碑石侵襲著青苔和蘚苔,山濕。
仍然書寫著那東吳的傳世之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沈長卿創作的作品,描繪了楚州的景色和歷史遺跡。詩中以楚州的淮陰娑羅木為起點,娑羅木是一種高大的樹木,象征著生機和繁榮。作者通過描述霜露的榮耀,暗示了過去的輝煌和興盛。然而,現在的情況如何呢?這是作者的疑問。
接下來,詩中提到了北海書。北海是傳說中神話故事《封神演義》中的一個重要地方,也是歷史上楚州的一部分。北海書象征著古代文化和智慧的傳承。詩中表達了當時有北海書的存在,暗示著楚州的文化底蘊和輝煌歷史。
然而,詩句中也透露出一種衰敗和消逝的感覺。荒廢的碑石上覆蓋著青苔和蘚苔,暗示著歷史的荒廢和歲月的侵蝕。盡管如此,這些碑石上仍然寫著東吳的傳世之墨,展示了曾經輝煌的東吳文化。
整首詩通過描繪楚州的景色和歷史遺跡,表達了作者對過去輝煌的懷念和對現實的反思。盡管時光流轉,文化可能逐漸被遺忘,但歷史的痕跡仍然存在,提醒著人們珍惜和傳承文化。這首詩以簡潔而意味深遠的語言,展示了沈長卿對于歷史和文化的情感表達。
“當時為有北海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ǔ zhōu
楚州
chǔ zhōu huái yīn suō luó mù, shuāng lù róng cuì jīn hé rú.
楚州淮陰娑羅木,霜露榮倅今何如。
néng lìng cǎo mù sǐ bù kū, dāng shí wéi yǒu běi hǎi shū.
能令草木死不枯,當時為有北海書。
huāng bēi qīn tái xiǎn shān shī, shàng xiě mò běn chuán dōng wú.
荒碑侵苔蘚山濕,尚寫墨本傳東吳。
“當時為有北海書”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