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竹不凋霜后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松竹不凋霜后翠”全詩
松竹不凋霜后翠,玉肌得共歲寒三。
分類:
《和秀卿梅二首》張明中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秀卿梅二首》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明中。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月中仙子解征驂,
不是株林見夏南。
松竹不凋霜后翠,
玉肌得共歲寒三。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仙子與一個名叫秀卿的人共賞梅花的情景。仙子坐在月亮中,下凡解下了仙馬的鞍勒,來到人間與秀卿相會。她不是從北方的林中來,而是從南方的夏天到來。在寒冷的冬天,松樹和竹子依然保持著翠綠的色彩,沒有凋謝。仙子的肌膚也經受住了歲月的寒冷考驗,依然像玉一樣光滑。
賞析:
這首詩詞以幽美的意象和流暢的句子描繪了一幅寓意深遠的畫面。詩人通過描繪仙子和秀卿共賞梅花的情景,表達了一種超越塵世的美好和純潔。仙子是月中的存在,象征著高潔和超凡,而秀卿則是凡間的人,代表了平凡的世俗生活。他們在梅花下相會,象征了純潔與美麗的結合。詩中的松樹和竹子不凋霜后翠,暗示了堅韌和不屈的品質。而仙子的肌膚經受住歲寒的考驗,寓意著真摯的情感能經受住時間的考驗。整首詩意境清新脫俗,給人以美好的遐想和情感上的共鳴。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純潔、堅韌品質的贊美。它同時也帶有一種超越塵世的意味,讓人感受到一種超然物外、純粹的美的存在。整首詩詞以其華麗的辭藻和富有想象力的意象,展現了宋代文人的獨特風格和審美追求。
“松竹不凋霜后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xiù qīng méi èr shǒu
和秀卿梅二首
yuè zhōng xiān zǐ jiě zhēng cān, bú shì zhū lín jiàn xià nán.
月中仙子解征驂,不是株林見夏南。
sōng zhú bù diāo shuāng hòu cuì, yù jī dé gòng suì hán sān.
松竹不凋霜后翠,玉肌得共歲寒三。
“松竹不凋霜后翠”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