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衽全遺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束衽全遺體”全詩
孤忠元自許,一死不知余。
束衽全遺體,呼兒受訣書。
登陴才信宿,腸斷正愁予。
分類:
作者簡介(陳存)
陳存,字體仁,號本齋,龍泉(今屬浙江)人,徙居安吉州(今浙江湖州)。理宗淳佑七年(一二四七)進士。開慶元年(一二五九),由淮東制置大使司主管機宜文字除秘書郎。景定元年(一二六○),遷著作佐郎(《南宋館閣續錄》卷八、九)。由兵部尚書出知慶元府兼沿海制置使。宋亡,歸里教授生徒,元七征不起。事見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一五、同治《湖州府志》卷九○。今錄詩五首。
《挽趙浪淳三首》陳存 翻譯、賞析和詩意
《挽趙浪淳三首》是宋代詩人陳存所作的一首挽聯,表達了對摯友趙浪淳的悼念之情。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日色黯淡無光輝,城池危在歲月催。孤忠自以為無悔,一死后將不知馀。身葬束衽歸塵土,口吟別兒訣書痛。登上城垣始信宿,心腸斷裂正為吾。
詩意:
這首詩詞是陳存為了悼念他的摯友趙浪淳而作的。詩中以寫實的語言描繪了當時的景象,描述了日色黯淡,城池危在歲月催的情景。趙浪淳本人以為自己孤忠無悔,一死之后將不再知道世間的事情。他的身體被安葬在土中,而他的遺言則以書信的形式傳給了他的兒子。陳存登上城垣,才真正相信了這一切的真實存在,他的心腸因此斷裂,為此感到悲痛。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陳存對趙浪淳的深深思念之情。通過描繪景物的冷淡和城池的危險,詩人營造了一種凄涼的氛圍,與趙浪淳的離去相呼應。詩中的"孤忠自以為無悔"表達了趙浪淳對自己忠誠的自豪感,他對自己的選擇堅定而堅決。然而,詩人在描述趙浪淳的死后不再知曉馀世事的同時,也透露出了自己的悲傷和無奈。最后兩句"登上城垣始信宿,心腸斷裂正為吾"表達了陳存在親眼看到這一切之后的真實感受,他的內心因為離別之痛而破碎。整首詩以樸素的語言揭示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死亡的思考,給人以深思與感傷之情。
“束衽全遺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zhào làng chún sān shǒu
挽趙浪淳三首
rì cǎn tiān wú sè, chéng wēi suì pò chú.
日慘天無色,城危歲迫除。
gū zhōng yuán zì xǔ, yī sǐ bù zhī yú.
孤忠元自許,一死不知余。
shù rèn quán yí tǐ, hū ér shòu jué shū.
束衽全遺體,呼兒受訣書。
dēng pí cái xìn sù, cháng duàn zhèng chóu yǔ.
登陴才信宿,腸斷正愁予。
“束衽全遺體”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八薺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