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兒吹笛戍樓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胡兒吹笛戍樓間”全詩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分類:
《塞上聞笛》宋濟 翻譯、賞析和詩意
《塞上聞笛》是一首唐代的詩詞,作者是宋濟。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塞上聞笛
胡兒吹笛戍樓間,
樓上蕭條海月閑。
借問梅花何處落,
風吹一夜滿關山。
中文譯文:
在邊塞上聽到胡人在戍樓之間吹奏笛子,
樓上凄涼,海上的月亮閑淡無聊。
請問梅花落在何處,
風吹了整整一夜,滿山的關隘。
詩意和賞析:
《塞上聞笛》通過描寫邊塞的景象和胡人吹奏笛子的聲音,表達了詩人宋濟對邊塞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詩的開篇,胡人吹笛的聲音在戍樓之間回蕩。胡人是指北方少數民族,他們生活在邊塞,守衛著國家的疆界。這里的笛聲在遼闊的戍樓之間回響,讓人感受到了塞上孤寂而堅定的氛圍。
接著,詩人描繪了樓上的景象,樓上的人們凄涼而寂寞,海上的月亮顯得無所事事。這種對比烘托出邊塞的孤寂和遙遠,以及胡人在這片荒涼之地上奏出的笛聲給人們帶來的一絲慰藉。
最后兩句詩,詩人借問梅花何處落。梅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象征之一,它常常被賦予堅貞、寒冷中的美、不畏艱難的品質。詩人用梅花的形象來寄托對邊塞軍民的關切和問候,同時也表達了對梅花堅守在寒風中的敬佩。
最后一句詩,風吹了整整一夜,滿山的關隘。風聲此處象征著戍樓上的寒冷和荒涼,而滿山的關隘則表達了對邊塞戍衛的敬意。整首詩通過描繪邊塞的景象和胡人吹笛的聲音,表達了詩人對邊塞生活的思考和對邊塞軍民的關懷之情。
《塞上聞笛》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邊塞的凄涼和邊塞軍民的堅守,通過對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示了邊塞生活的艱辛和悲壯。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邊塞戍衛的崇敬之情,同時也展現了梅花堅守在寒風中的意志力,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內涵。
“胡兒吹笛戍樓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āi shàng wén dí
塞上聞笛
hú ér chuī dí shù lóu jiān, lóu shàng xiāo tiáo hǎi yuè xián.
胡兒吹笛戍樓間,樓上蕭條海月閑。
jiè wèn méi huā hé chǔ luò, fēng chuī yī yè mǎn guān shān.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胡兒吹笛戍樓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