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前把釣有滄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門前把釣有滄江”全詩
虛傳郭隗臺千尺,誰賜虞卿璧一雙。
林下放歌俱白首,門前把釣有滄江。
也知西掖還東閣,且趁南風臥北窗。
分類:
作者簡介(潘緯)
潘緯(生卒不詳) 唐大中元年(847)前后在世。湘南(今湖南衡陽、衡山等地)人。咸通年間(860~874)進士。善詩,尚苦吟,造語新奇,風格近似賈島,曾構思十年,成《古鏡詩》,中有“篆經千古澀,影瀉一堂寒”之句,為世傳誦。其名篇《中秋月》、《琴》錄入《全唐詩》,余多散失。
《出郊與黃吉父言別》潘緯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出郊與黃吉父言別》
朝代:唐代
作者:潘緯
策蹇出都俱莫問,
笑彈長劍對銀缸。
虛傳郭隗臺千尺,
誰賜虞卿璧一雙。
林下放歌俱白首,
門前把釣有滄江。
也知西掖還東閣,
且趁南風臥北窗。
中文譯文:
離開京城時不必多問理由,
我笑著彈弄長劍,與銀缸相對。
傳說郭隗臺高聳入云,
誰會賜予我虞卿的寶璧一對。
在林間放聲歌唱,我們都已白發蒼蒼,
門前把釣,有著一片滄江。
我也知道西掖宮還有東閣,
但我寧愿借助南風,臥在北窗之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潘緯與黃吉父在郊外告別的情景。詩中的景象簡潔而富有意境,通過描寫一些細節和意象,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淡然和對自然的喜愛。
首先,作者以一種堅決的態度離開京城,不愿透露離開的原因,表示不需要多問。他笑著彈弄長劍,并與銀缸相對,展現出一種豪放的氣息和對武士精神的追求。
接著,作者提到了郭隗臺,形容其高聳入云。郭隗是歷史上的一位名將,他的臺的高度象征了他的威望和地位。而誰賜予作者虞卿的寶璧一對,則表達了一種對才華和榮譽的渴望。
接下來的兩句,描繪了作者和黃吉父在林間放聲歌唱,白發蒼蒼。這里的林下放歌可以理解為對自然的贊美和對人生的豁達。白首則暗示了他們的年事已高,但依然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愛和樂觀態度。
最后兩句,作者提到了西掖宮和東閣,以及南風和北窗。西掖宮和東閣是宮廷中的建筑,南風和北窗則象征著時光的流轉。這里作者表達了對宮廷生活的了解和對自然悠閑生活的向往。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作者與黃吉父的離別場景,通過對自然、歷史和人生的描繪,表達了對離別的淡然和對自然生活的向往。詩詞中充滿了豪放、自由和對自然的贊美,展現了潘緯獨特的詩意和情感。
“門前把釣有滄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jiāo yǔ huáng jí fù yán bié
出郊與黃吉父言別
cè jiǎn chū dōu jù mò wèn, xiào dàn cháng jiàn duì yín gāng.
策蹇出都俱莫問,笑彈長劍對銀缸。
xū chuán guō kuí tái qiān chǐ, shuí cì yú qīng bì yī shuāng.
虛傳郭隗臺千尺,誰賜虞卿璧一雙。
lín xià fàng gē jù bái shǒu, mén qián bǎ diào yǒu cāng jiāng.
林下放歌俱白首,門前把釣有滄江。
yě zhī xī yē hái dōng gé, qiě chèn nán fēng wò běi chuāng.
也知西掖還東閣,且趁南風臥北窗。
“門前把釣有滄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三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