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亦為詩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亦為詩翁”全詩
清致不須紅。
佇目畫橋東。
一掃盡、人間冶容。
麻姑何在,嫦娥昨夜,飛出廣寒宮。
天亦為詩翁。
把好景、都移此中。
分類: 太常引
《太常引》許楨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太常引·淡妝素服更纖濃》是元代許楨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淡妝素服更纖濃。
清致不須紅。
佇目畫橋東。
一掃盡、人間冶容。
麻姑何在,嫦娥昨夜,飛出廣寒宮。
天亦為詩翁。
把好景、都移此中。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素雅寧靜、清麗脫俗的畫面。婦女淡妝素服,更顯得嬌美而濃郁。她們不需要濃妝艷抹,清秀的容顏已經足夠迷人。詩人凝視著東邊的畫橋,那里的人們都摒棄了俗世的妝飾,展現出真實的容貌。他們舍棄了紛繁復雜的裝扮,使得這個世界變得純凈和寧靜。詩中提到了麻姑和嫦娥,暗示了與傳說中的仙女相比,現實中的美麗更加真實和令人動情。最后,詩人稱天也是一位詩人,將美好的景色都搬遷到了這個詩句中。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清雅淡然的畫面。詩人通過對淡妝素服的形容,表達了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繁瑣裝飾的拋棄。他將目光聚焦在畫橋東邊的人們身上,這些人們摒棄了世俗的妝飾,展示出真實的容貌。在詩的結尾,詩人以婉約的語言表達了對美好景色的渴望,將美景都移入了這首詩中,展示了詩人對純凈和寧靜的向往。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抒情手法,展現了元代文人對清雅自然之美的追求。它表達了一種對外在裝飾和繁華世界的拋棄,以及對真實美的追求。詩人通過對淡妝素服和清秀容顏的描繪,以及對自然景色的向往,傳遞了一種返璞歸真、追求內心美的情感。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精練的語言,以及清新淡雅的畫面,給人帶來一種寧靜和清靜的感受。
“天亦為詩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i cháng yǐn
太常引
dàn zhuāng sù fú gèng xiān nóng.
淡妝素服更纖濃。
qīng zhì bù xū hóng.
清致不須紅。
zhù mù huà qiáo dōng.
佇目畫橋東。
yī sǎo jǐn rén jiān yě róng.
一掃盡、人間冶容。
má gū hé zài, cháng é zuó yè, fēi chū guǎng hán gōng.
麻姑何在,嫦娥昨夜,飛出廣寒宮。
tiān yì wèi shī wēng.
天亦為詩翁。
bǎ hǎo jǐng dōu yí cǐ zhōng.
把好景、都移此中。
“天亦為詩翁”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