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子猷尋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比子猷尋戴”全詩
把錦囊傾倒,燈花共喜,棹歌歸去,詩草仍留。
坐榻高懸,家童偶語,此客尋常頗見不。
襟懷好,比子猷尋戴,別樣風流。
別來一日似三秋。
且喜花時可勝游。
要尋山問水,春申故國,賦詩*酒,季子高丘。
醉帽簪花,吟茵藉草,莫笑疏狂老未休。
回來也,有堂前舊燕,江上盟鷗。
分類: 沁園春
作者簡介(謝應芳)

謝應芳(1295~1392)元末明初學者。字子蘭,號龜巢,常州武進(今屬江蘇)人。自幼鉆研理學,隱白鶴溪上,名其室為“龜巢”,因以為號。授徒講學,議論必關世教,導人為善,元末避地吳中,明興始歸,隱居芳茂山,素履高潔,為學者所宗,有《辨惑編》、《龜巢稿》等。
《沁園春 寄張希尹,兼簡劉小齊、張熙載(原》謝應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沁園春 寄張希尹,兼簡劉小齊、張熙載(原)》是元代詩人謝應芳創作的一首詩。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憶昨秋風,送書畫船,
過楊柳洲。
把錦囊傾倒,燈花共喜,
棹歌歸去,詩草仍留。
坐榻高懸,家童偶語,
此客尋常頗見不。
襟懷好,比子猷尋戴,
別樣風流。
別來一日似三秋。
且喜花時可勝游。
要尋山問水,春申故國,
賦詩*酒,季子高丘。
醉帽簪花,吟茵藉草,
莫笑疏狂老未休。
回來也,有堂前舊燕,
江上盟鷗。
詩意:
這首詩以憶往的情感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的回憶和對友誼的思念之情。詩人回憶起去年秋天送書畫船經過楊柳洲的情景,描繪了傾倒錦囊、燈花共喜的歡樂場景,以及棹歌歸去時留下的詩草。
詩人坐在高懸的床榻上,聽到家童偶爾的閑言碎語,感嘆這位客人的不尋常。詩人自詡襟懷寬廣,與比子猷一起尋找別樣的風流感受。
別來的一天仿佛過了三個秋天,他欣喜于花開時節,將勝過任何游玩。他渴望去尋找山水之間的美景,回到故鄉春申,寫下詩篇,分享美酒,與季子高丘共度時光。
詩人醉酒后戴上花簪,躺在草地上吟誦,不要嘲笑他疏狂而年邁的狀態,他的激情仍然不減。當他回來時,他會看到舊時堂前的燕子,江上的盟鷗,這些都是他懷念的景象。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友誼的珍視。詩人通過描繪送書畫船、燈花和棹歌等場景,展示了歡樂和美好的回憶。他表達了自己的寬廣胸懷和對別樣風流的向往。
詩中還融入了對自然景色的向往,詩人希望尋找山水之美,回到故鄉寫詩、享受美酒。他的疏狂和激情表現出一種不拘小節的態度,他不懼年歲的增長,仍然保持著對美的追求。
整首詩以憶往和向往未來為主題,通過描繪美好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期待,表達了詩人對友誼和自由的珍視。詩人希望通過詩歌來傳達自己的感受和情感,展示出他獨特的風格和態度。
“比子猷尋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ìn yuán chūn jì zhāng xī yǐn, jiān jiǎn liú xiǎo qí zhāng xī zài yuán
沁園春 寄張希尹,兼簡劉小齊、張熙載(原
yì zuó qiū fēng, sòng shū huà chuán, guò yáng liǔ zhōu.
憶昨秋風,送書畫船,過楊柳洲。
bǎ jǐn náng qīng dǎo, dēng huā gòng xǐ, zhào gē guī qù, shī cǎo réng liú.
把錦囊傾倒,燈花共喜,棹歌歸去,詩草仍留。
zuò tà gāo xuán, jiā tóng ǒu yǔ, cǐ kè xún cháng pō jiàn bù.
坐榻高懸,家童偶語,此客尋常頗見不。
jīn huái hǎo, bǐ zi yóu xún dài, bié yàng fēng liú.
襟懷好,比子猷尋戴,別樣風流。
bié lái yī rì shì sān qiū.
別來一日似三秋。
qiě xǐ huā shí kě shèng yóu.
且喜花時可勝游。
yào xún shān wèn shuǐ, chūn shēn gù guó, fù shī jiǔ, jì zǐ gāo qiū.
要尋山問水,春申故國,賦詩*酒,季子高丘。
zuì mào zān huā, yín yīn jí cǎo, mò xiào shū kuáng lǎo wèi xiū.
醉帽簪花,吟茵藉草,莫笑疏狂老未休。
huí lái yě, yǒu táng qián jiù yàn, jiāng shàng méng ōu.
回來也,有堂前舊燕,江上盟鷗。
“比子猷尋戴”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