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潮又入蒹葭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海潮又入蒹葭浦”全詩
三農望斷海天雨。
車水種苗苗不舉。
難禁暑。
被風扇作荒茅聚。
久旱掘泉唯見土。
海潮又入蒹葭浦。
南北東西皆斥鹵。
枯禾黍。
官糧更要徵民戶。
分類: 漁家傲
《漁家傲》梵琦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漁家傲·聽說娑婆無量苦》
朝代:元代
作者:梵琦
聽說娑婆無量苦,
三農望斷海天雨。
車水種苗苗不舉,
難禁暑。
被風扇作荒茅聚,
久旱掘泉唯見土。
海潮又入蒹葭浦,
南北東西皆斥鹵。
枯禾黍,
官糧更要徵民戶。
中文譯文:
聽說娑婆無量的苦難,
農民們望著天空和大海,心中失望。
車水馬龍,田地里的幼苗無法生長,
難以抵擋這酷暑的侵襲。
由于風扇被用來扇風,農村的茅草屋變得破舊不堪。
長期的干旱使得挖掘的井泉只能見到沙土。
海潮再次涌入蒹葭浦,
南北東西的土地都成了鹽堿地。
禾苗和黍米都枯萎了,
政府的糧食需求更加依賴征收民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展示了元代時期農民的困境和苦難。詩中描繪了農民面臨的多重困境,包括干旱、鹽堿地、高溫等自然災害,以及政府對農民的過度征收。
詩中的“娑婆無量苦”是指世間的無盡苦難,象征了農民所面臨的困境和痛苦。作者通過描繪農民望斷天和海,表達了他們對自然的期望和失望。
詩中的景象描寫生動,通過描繪車水馬龍、干旱的田地、破舊的茅草屋等細節,展現了農民艱苦的生活環境和生存狀態。詩中的海潮涌入蒹葭浦,南北東西的土地成為鹽堿地,反映了農田受到鹽堿化的侵蝕,無法種植莊稼。
最后兩句“枯禾黍,官糧更要徵民戶”直接點出了政府對農民的過度征收,使得農民喪失了自己的生活來源和基本生存條件。
整首詩以農民的視角,揭示了當時農村社會的困境和不公,表達了作者對農民遭受的苦難的同情和批評。同時,詩中運用了生動的描寫手法,使得讀者能夠感同身受,進一步加深了對農民困境的認識。
“海潮又入蒹葭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jiā ào
漁家傲
tīng shuō suō pó wú liàng kǔ.
聽說娑婆無量苦。
sān nóng wàng duàn hǎi tiān yù.
三農望斷海天雨。
chē shuǐ zhǒng miáo miáo bù jǔ.
車水種苗苗不舉。
nán jìn shǔ.
難禁暑。
bèi fēng shàn zuò huāng máo jù.
被風扇作荒茅聚。
jiǔ hàn jué quán wéi jiàn tǔ.
久旱掘泉唯見土。
hǎi cháo yòu rù jiān jiā pǔ.
海潮又入蒹葭浦。
nán běi dōng xī jiē chì lǔ.
南北東西皆斥鹵。
kū hé shǔ.
枯禾黍。
guān liáng gèng yào zhēng mín hù.
官糧更要徵民戶。
“海潮又入蒹葭浦”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