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周國界常寬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遍周國界常寬廓”全詩
法王治化消諸惡。
天上人間元不隔。
相參錯。
圣凡平等同圓覺。
長見寶花空際落。
朝朝暮暮聞音樂。
衣食自然非造作。
香臺閣。
遍周國界常寬廓。
分類: 漁家傲
《漁家傲》梵琦 翻譯、賞析和詩意
《漁家傲·聽說西方無量樂》是元代梵琦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聽說西方無量樂,
法王治化消諸惡。
天上人間元不隔,
相參錯。
圣凡平等同圓覺,
長見寶花空際落。
朝朝暮暮聞音樂,
衣食自然非造作。
香臺閣。
遍周國界常寬廓。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佛教信仰和西方極樂世界的向往和思考。作者聽說西方有無限的快樂和樂園,認為通過佛法的教化可以消除一切惡行。他認為天上和人間并沒有根本的分別,它們相互交融、錯綜復雜。在圣者和凡人的境界中,大家都能達到平等和完全覺悟的狀態。作者長時間觀察后發現,寶花在空中飄落,這象征著美好的事物在世界之間流轉。他每天都能聽到美妙的音樂聲,這些樂音不是人為制造的,而是自然而然的存在。整個世界就像一座香臺閣,無處不在,邊界廣闊。
賞析:
這首詩詞以平淡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佛法和人生的思考。通過描繪西方無量樂和佛教教化的愿景,作者表達了對美好、和諧和平等的向往。他認為人間和天上并不存在絕對的界限,而是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的。他強調了圣者和凡人都能達到平等和覺悟的狀態,突出了佛教的普世價值觀。作者觀察到寶花在空中飄落,以及每天聽到的音樂,這些自然景象讓他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妙和自然的和諧。最后,作者以香臺閣來形容整個世界,傳達了邊界寬廣、無處不在的意象。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意象,表達了作者對佛教思想的領悟和對美好世界的向往。它展示了元代文人的虔誠信仰和對人生意義的追求,同時呈現了佛教中平等、和諧和自然的理念。這首詩詞通過抒發內心的感動和觀察世界的細膩描寫,向讀者傳遞了一種寧靜、超越塵世的境界感。
“遍周國界常寬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jiā ào
漁家傲
tīng shuō xī fāng wú liàng lè.
聽說西方無量樂。
fǎ wáng zhì huà xiāo zhū è.
法王治化消諸惡。
tiān shàng rén jiān yuán bù gé.
天上人間元不隔。
xiāng cēn cuò.
相參錯。
shèng fán píng děng tóng yuán jué.
圣凡平等同圓覺。
zhǎng jiàn bǎo huā kōng jì luò.
長見寶花空際落。
zhāo zhāo mù mù wén yīn yuè.
朝朝暮暮聞音樂。
yī shí zì rán fēi zào zuò.
衣食自然非造作。
xiāng tái gé.
香臺閣。
biàn zhōu guó jiè cháng kuān kuò.
遍周國界常寬廓。
“遍周國界常寬廓”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