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世誰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人生一世誰閑”出自元代趙可的《雨中花慢 代州南樓》,
詩句共6個字,詩句拼音為:rén shēng yī shì shuí xián,詩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人生一世誰閑”全詩
《雨中花慢 代州南樓》
云朔南陲,全趙幕府,河山襟帶名藩。
有朱樓縹緲,千雉回旋。
云度飛孤絕險,天圍紫塞高寒。
吊興亡遺跡,咫尺西陵,煙樹蒼然。
時移事改,極目傷心,不堪獨倚危闌。
惟是年年飛雁,霜雪知還。
樓上四時長好,人生一世誰閑。
故人有酒,一尊高興,不減東山。
有朱樓縹緲,千雉回旋。
云度飛孤絕險,天圍紫塞高寒。
吊興亡遺跡,咫尺西陵,煙樹蒼然。
時移事改,極目傷心,不堪獨倚危闌。
惟是年年飛雁,霜雪知還。
樓上四時長好,人生一世誰閑。
故人有酒,一尊高興,不減東山。
分類: 雨中花
作者簡介(趙可)
趙可 金代文學家。字獻之,號玉峰散人。澤州高平(今山西高平)人。生卒年不詳。少時赴考,在考場中戲書小詞,為金主完顏亮所見,頗加賞識。貞元二年(1154)中進士。官至翰林直學士。著有《玉峰散人集》,今佚。詩入《中州集》,詞入《中州樂府》。
【注釋】:
趙可,原為北宋詞人,后金滅宋后入仕金朝。但趙可作為一個漢族詞人,入仕異族,目睹故國灰飛煙滅,山河淪喪,百感交集。登臨代州故景不禁詞情頓發,故國之思,民族之情借古跡傾瀉在文中,使全詞充滿一種悲涼蒼桑,哀愁怨恨之情調。
上片登臨古跡 ,描寫了詞人對歷史名藩的懷舊,憑吊,筆端流露對遠古時代英雄業績的緬懷之情。“云朔南陲 ,全趙幕府,河山襟帶名藩。”云,云中郡;朔,朔方郡,皆漢代北方邊郡。“代州”,即宋之雁門郡,金曰代州,治所在雁門(今山西代縣)。代州在云朔的南邊,戰國時屬趙,因此有“全趙幕府”之句。起首幾句分述代州的地理位置,歷史沿革、河山形勝。“有朱樓縹緲,千雉回旋。”在充滿滄桑變化的代州郡,一幅幅雄奇的畫面,撲面而來:歷盡風吹雨打 ,朱樓遺跡顯得那么高遠,在云霧中時隱時現;綿綿不絕的古墻透迄盤旋伸向天際。雉,長三丈高一丈為一雉,古時計算城墻面積的單位,這里引申為城墻 。“云度飛狐絕險,天圍紫塞高寒。”承接上句,仍展現蒼茫雄奇的雄美景象。“吊興亡遺跡,咫尺西陵 ,煙樹蒼然。”“西陵”意指西陘山,又曰陘嶺,也即是雁門山,古稱天下九塞之一,為北方天險,漢高祖伐匈奴,北宋楊業破遼兵,皆由此進兵。回想舊時英豪事業,作者不禁又懷念起故國山河之景。
下片起由寫景轉入抒情 。“時移事改 ,極且傷心 ,不堪獨倚危欄 。”世事滄桑變遷,人事興衰不定,怎不令人感慨萬千?昔日霸業已成空,即令山河依舊卻早已易主,神傷黯然,怎能忍心獨立倚欄。追懷故國追想故事,滿腹哀愁無處可訴,無人能知,此情此境 ,故曰“ 不堪”。“唯是年年飛雁,霜雪知還。”此時作者不由想到,只有凌空的飛雁才不懼霜雪知還故鄉,而詞人自己呢?卻只能遠離故鄉,欲歸不能,竟連只飛鳥也不如。無可奈何之情,癡盼故鄉之感油然而起。“樓上四時長好,人生一世誰閑。”承接上句 ,詞人不禁概嘆 ,異鄉雖好,可終生辛勞無閑期 ,畢竟可哀。“樓上”意指代州。結尾三句,“故人有酒 ,一尊高興 ,不減東山。”“一尊”即“ 一樽酒 ”。“東山”,謝安曾隱居東山。表面上看,作者有美酒作伴,有退隱之閑,令人艷羨。而其實滿腹哀愁卻只能借酒消愁,退隱東山也不過是酒后的一種幻想。明明是內心悲痛萬千,卻仍要以達觀曠逸視之,令人知歡樂之句,實盡為悲痛之歌。全詞讀后,使人備感傷感。雄關美景也難隱內心之痛,情感至深令人難以抑制。以景抒情,以情動人,此乃本詞一大特色。
其二詞人善于寫景,善用修辭,且善于靜中生動,把一個沉靜的樓關活生生地呈現在我們面前,使之神采飛揚 ,構成一種雄奇壯麗的藝術境界。樓“樂”,且“縹緲”,頓顯其壯大,如出虧霄,雉“千”,飾以“回旋”頓覺氣勢飛揚。此類詞句筆筆皆是。字里行間,雖有一種哀愁,但讀來更使人感到一種鮮明強度的“力度”。
趙可,原為北宋詞人,后金滅宋后入仕金朝。但趙可作為一個漢族詞人,入仕異族,目睹故國灰飛煙滅,山河淪喪,百感交集。登臨代州故景不禁詞情頓發,故國之思,民族之情借古跡傾瀉在文中,使全詞充滿一種悲涼蒼桑,哀愁怨恨之情調。
上片登臨古跡 ,描寫了詞人對歷史名藩的懷舊,憑吊,筆端流露對遠古時代英雄業績的緬懷之情。“云朔南陲 ,全趙幕府,河山襟帶名藩。”云,云中郡;朔,朔方郡,皆漢代北方邊郡。“代州”,即宋之雁門郡,金曰代州,治所在雁門(今山西代縣)。代州在云朔的南邊,戰國時屬趙,因此有“全趙幕府”之句。起首幾句分述代州的地理位置,歷史沿革、河山形勝。“有朱樓縹緲,千雉回旋。”在充滿滄桑變化的代州郡,一幅幅雄奇的畫面,撲面而來:歷盡風吹雨打 ,朱樓遺跡顯得那么高遠,在云霧中時隱時現;綿綿不絕的古墻透迄盤旋伸向天際。雉,長三丈高一丈為一雉,古時計算城墻面積的單位,這里引申為城墻 。“云度飛狐絕險,天圍紫塞高寒。”承接上句,仍展現蒼茫雄奇的雄美景象。“吊興亡遺跡,咫尺西陵 ,煙樹蒼然。”“西陵”意指西陘山,又曰陘嶺,也即是雁門山,古稱天下九塞之一,為北方天險,漢高祖伐匈奴,北宋楊業破遼兵,皆由此進兵。回想舊時英豪事業,作者不禁又懷念起故國山河之景。
下片起由寫景轉入抒情 。“時移事改 ,極且傷心 ,不堪獨倚危欄 。”世事滄桑變遷,人事興衰不定,怎不令人感慨萬千?昔日霸業已成空,即令山河依舊卻早已易主,神傷黯然,怎能忍心獨立倚欄。追懷故國追想故事,滿腹哀愁無處可訴,無人能知,此情此境 ,故曰“ 不堪”。“唯是年年飛雁,霜雪知還。”此時作者不由想到,只有凌空的飛雁才不懼霜雪知還故鄉,而詞人自己呢?卻只能遠離故鄉,欲歸不能,竟連只飛鳥也不如。無可奈何之情,癡盼故鄉之感油然而起。“樓上四時長好,人生一世誰閑。”承接上句 ,詞人不禁概嘆 ,異鄉雖好,可終生辛勞無閑期 ,畢竟可哀。“樓上”意指代州。結尾三句,“故人有酒 ,一尊高興 ,不減東山。”“一尊”即“ 一樽酒 ”。“東山”,謝安曾隱居東山。表面上看,作者有美酒作伴,有退隱之閑,令人艷羨。而其實滿腹哀愁卻只能借酒消愁,退隱東山也不過是酒后的一種幻想。明明是內心悲痛萬千,卻仍要以達觀曠逸視之,令人知歡樂之句,實盡為悲痛之歌。全詞讀后,使人備感傷感。雄關美景也難隱內心之痛,情感至深令人難以抑制。以景抒情,以情動人,此乃本詞一大特色。
其二詞人善于寫景,善用修辭,且善于靜中生動,把一個沉靜的樓關活生生地呈現在我們面前,使之神采飛揚 ,構成一種雄奇壯麗的藝術境界。樓“樂”,且“縹緲”,頓顯其壯大,如出虧霄,雉“千”,飾以“回旋”頓覺氣勢飛揚。此類詞句筆筆皆是。字里行間,雖有一種哀愁,但讀來更使人感到一種鮮明強度的“力度”。
“人生一世誰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zhōng huā màn dài zhōu nán lóu
雨中花慢 代州南樓
yún shuò nán chuí, quán zhào mù fǔ, hé shān jīn dài míng fān.
云朔南陲,全趙幕府,河山襟帶名藩。
yǒu zhū lóu piāo miǎo, qiān zhì huí xuán.
有朱樓縹緲,千雉回旋。
yún dù fēi gū jué xiǎn, tiān wéi zǐ sāi gāo hán.
云度飛孤絕險,天圍紫塞高寒。
diào xīng wáng yí jī, zhǐ chǐ xī líng, yān shù cāng rán.
吊興亡遺跡,咫尺西陵,煙樹蒼然。
shí yí shì gǎi, jí mù shāng xīn, bù kān dú yǐ wēi lán.
時移事改,極目傷心,不堪獨倚危闌。
wéi shì nián nián fēi yàn, shuāng xuě zhī hái.
惟是年年飛雁,霜雪知還。
lóu shàng sì shí zhǎng hǎo, rén shēng yī shì shuí xián.
樓上四時長好,人生一世誰閑。
gù rén yǒu jiǔ, yī zūn gāo xìng, bù jiǎn dōng shān.
故人有酒,一尊高興,不減東山。
“人生一世誰閑”平仄韻腳
拼音:rén shēng yī shì shuí xián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人生一世誰閑”的相關詩句
“人生一世誰閑”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人生一世誰閑”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人生一世誰閑”出自趙可的 《雨中花慢 代州南樓》,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