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角含霜樹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墻角含霜樹靜”全詩
鉤簾鵲噪空庭晚,坐看月來時。
異域書迷雁足,幽閨鏡掩蟲絲。
一宵兩地腸千轉,惟有夢魂知。
分類: 錦堂春
作者簡介(劉迎)
劉迎(?—1180)金代詩人、詞人,字無黨,號無諍居士。東萊(今山東萊州)人。曾為唐州幕官。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以薦書對策為當時第一,次年登進士第,授豳王府記室,改任太子司經,頗受金世宗第二子顯宗允恭的親重。大定二十年“從駕涼陘”,因病去世。
《錦堂春 ?》劉迎 翻譯、賞析和詩意
《錦堂春?》是元代詩人劉迎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墻角含霜樹靜,
樓頭作雪云垂。
鉤簾鵲噪空庭晚,
坐看月來時。
異域書迷雁足,
幽閨鏡掩蟲絲。
一宵兩地腸千轉,
惟有夢魂知。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冷冽寒冬的景象,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緒。詩中通過描寫墻角的植物受霜凍的情景、樓頂上云霧凝結成雪的景象,展現了寒冷的冬季氛圍。晚上,從簾子的鉤子處傳來喧鬧的鵲聲,空曠的庭院中只有詩人獨自坐著等待月亮的升起。詩中還涉及了異域的書信迷失和幽閉的閨房中鏡子上覆蓋的蛛絲,這些形象都用來表達詩人的孤獨和思念之情。整首詩寫出了作者在隔絕的兩地度過的一個寒冷的夜晚,只有他自己的夢和靈魂能體會到內心的苦悶。
賞析:
《錦堂春?》以其精練的語言和獨特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在異國他鄉的孤獨與思念之情。詩中以寒冷的冬天為背景,通過描寫墻角的植物和樓頂上的云霧,生動地展現了冷冽的氛圍。詩人通過描述空曠的庭院中的鵲聲以及閨房中的靜謐和蛛絲,進一步表達了自己的孤獨和內心的苦悶。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時,詩中所采用的對比手法也增強了詩的意境。冷冽的自然景象與詩人內心的孤寂形成鮮明的對比,凸顯了詩人的情感和內心的矛盾。整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比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在異鄉的孤獨和思念,給人以深思與共鳴。
總體而言,《錦堂春?》通過精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在異國他鄉的孤獨和思念之情,以及冷冽冬天的景象。這首詩在元代詩詞中獨樹一幟,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墻角含霜樹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ǐn táng chūn ?
錦堂春 ?
qiáng jiǎo hán shuāng shù jìng, lóu tóu zuò xuě yún chuí.
墻角含霜樹靜,樓頭作雪云垂。
gōu lián què zào kōng tíng wǎn, zuò kàn yuè lái shí.
鉤簾鵲噪空庭晚,坐看月來時。
yì yù shū mí yàn zú, yōu guī jìng yǎn chóng sī.
異域書迷雁足,幽閨鏡掩蟲絲。
yī xiāo liǎng dì cháng qiān zhuǎn, wéi yǒu mèng hún zhī.
一宵兩地腸千轉,惟有夢魂知。
“墻角含霜樹靜”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