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俱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內外俱空”全詩
識破心顏如棄*。
痼疾云山。
猿鶴相陪盡日閑。
一壺風月。
清凈光明相照徹。
內外俱空。
無執空心觸處通。
分類: 木蘭花
《減字木蘭花》劉志淵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減字木蘭花·蠻觸非是》是元代劉志淵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蠻觸非是。
識破心顏如棄*。
痼疾云山。
猿鶴相陪盡日閑。
一壺風月。
清凈光明相照徹。
內外俱空。
無執空心觸處通。
詩意:
這首詩詞傳達了禪宗的思想,表達了對世俗執著的超越和內心的平靜。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禪修境界,表達了追求心靈自由和超越塵世的愿望。
賞析:
詩的開頭是“蠻觸非是”,意味著凡俗的紛擾并非真實。接著詩人表達了“識破心顏如棄”,意指識破了世俗的虛妄,將其拋諸腦后。接下來的兩句“痼疾云山,猿鶴相陪盡日閑”,描繪了山水之間的寧靜與恬淡,猿猴和仙鶴相伴,象征著詩人追求清凈心境的修行。
下半部分的“一壺風月,清凈光明相照徹,內外俱空”表達了詩人在禪修中獲得的心靈體驗。一壺風月指的是一種美好的禪修境界,清凈光明代表內心的明亮和純凈。最后一句“無執空心觸處通”表明詩人超越了物質和執著的束縛,達到了心靈的自由和通達。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禪宗的境界,通過描繪自然與心靈的和諧,表達了追求內心平靜和超脫塵世的愿望。詩詞的意境清新、含蓄,給人以寧靜和思考的空間,體現了元代詩人對禪修和心靈境界的追求。
“內外俱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ǎn zì mù lán huā
減字木蘭花
mán chù fēi shì.
蠻觸非是。
shí pò xīn yán rú qì.
識破心顏如棄*。
gù jí yún shān.
痼疾云山。
yuán hè xiāng péi jǐn rì xián.
猿鶴相陪盡日閑。
yī hú fēng yuè.
一壺風月。
qīng jìng guāng míng xiāng zhào chè.
清凈光明相照徹。
nèi wài jù kōng.
內外俱空。
wú zhí kōng xīn chù chù tōng.
無執空心觸處通。
“內外俱空”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