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圍高柳到天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四圍高柳到天垂”全詩
草香沙暖凈無泥。
只疑誤入武林溪。
兩岸桃花烘日出,四圍高柳到天垂。
一尊心事百年期。
視水利,敬謁祠下,少道目前之勝慨。
從行者,前嵐州知州平晉尹魏章,書吏王中千,中權秉中伯庸,簿尉史彥英。
金石萃編補正卷三
分類: 浣溪沙
作者簡介(姜彧)
姜彧(1218~1293) 字文卿。本萊州萊陽人,其父姜椿與歷城張榮有舊,因避戰亂投奔張榮,遂舉家遷往濟南。姜彧聰穎好學,張榮愛其才,納為左右司知事,不久升其為郎中斷事官、參議官。后改知濱州,課民種桑,新桑遍野,人號“太守桑”。至元間,累官至行臺御史中丞。至元五年(1268年),姜彧被拜為治書侍御史。兩年后出任河北河南道提刑按察使,又改任信州路(治今江西上饒)總管。后累官至陜西漢中、河東山西道提刑按察使,行臺御史中丞。后以老病辭官,歸故里濟南。不久奉命任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使。至元三十年(1293年)二月病卒。存詞四首,皆賴晉祠石刻以傳,見清方履篯《金石萃編補》。
《浣溪沙 至元十八年三月中*,太史大夫河東》姜彧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浣溪沙 至元十八年三月中*,太史大夫河東》是元代詩人姜彧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滴嵐光水拍堤。
草香沙暖凈無泥。
只疑誤入武林溪。
兩岸桃花烘日出,
四圍高柳到天垂。
一尊心事百年期。
視水利,敬謁祠下,
少道目前之勝慨。
從行者,前嵐州知州平晉尹魏章,
書吏王中千,中權秉中伯庸,
簿尉史彥英。金石萃編補正卷三。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美麗宜人的景象,詩人姜彧以山溪的景色為背景,表達了自己對自然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在山間溪水滴落的嵐光中,水拍擊著堤壩,帶來了清脆的聲音。青草散發著香氣,沙灘溫暖而潔凈,沒有一絲污泥。詩人有時會懷疑自己是否誤入了一條名為"武林溪"的溪流,因為兩岸的桃花在朝陽中綻放,高聳的柳樹似乎直插云霄。詩人心中的事情已經苦思冥想了百年,他來到這里,欣賞著水景,虔誠地參拜廟祠,略帶感慨地說出了自己對當下時局的見解。他標明自己的身份和與他一同來此的同行者的名字。
賞析:
《浣溪沙 至元十八年三月中*,太史大夫河東》以其清新的景色描寫和含蓄的思考,在元代詩詞中獨樹一幟。詩人通過描繪山溪的景色,展現了大自然的美麗和寧靜。山滴嵐光,水拍擊堤,形象生動地表達出水流的聲音和動態。草香沙暖,凈無泥,描繪了原始自然的清新與純凈。在詩人描述的景色中,桃花和高柳更是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也暗示了春天的到來和生機勃勃的景象。
詩人的思考也貫穿全詩,他在這個美麗的景色中暢游,心中卻有著百年的心事。他來到這里,不僅欣賞水景,還虔誠地參拜廟祠,表達了對信仰的敬重和對神靈的求助。同時,他也以自己的身份和同行者的名字標明了自己的立場,透露出對時局的關注和對當下勝利的期望。
整首詩描繪了一個美麗的自然景色,同時也融入了詩人對人生和時局的思考。通過與自然的親近,詩人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對人生意義的思索。這首詩詞以其獨特的描寫和思考角度,展示了姜彧作為詩人的才華和獨特的感悟力。
“四圍高柳到天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zhì yuán shí bā nián sān yuè zhōng, tài shǐ dài fū hé dōng
浣溪沙 至元十八年三月中*,太史大夫河東
shān dī lán guāng shuǐ pāi dī.
山滴嵐光水拍堤。
cǎo xiāng shā nuǎn jìng wú ní.
草香沙暖凈無泥。
zhǐ yí wù rù wǔ lín xī.
只疑誤入武林溪。
liǎng àn táo huā hōng rì chū, sì wéi gāo liǔ dào tiān chuí.
兩岸桃花烘日出,四圍高柳到天垂。
yī zūn xīn shì bǎi nián qī.
一尊心事百年期。
shì shuǐ lì, jìng yè cí xià, shǎo dào mù qián zhī shèng kǎi.
視水利,敬謁祠下,少道目前之勝慨。
cóng xíng zhě, qián lán zhōu zhī zhōu píng jìn yǐn wèi zhāng, shū lì wáng zhōng qiān, zhōng quán bǐng zhōng bó yōng, bù wèi shǐ yàn yīng.
從行者,前嵐州知州平晉尹魏章,書吏王中千,中權秉中伯庸,簿尉史彥英。
jīn shí cuì biān bǔ zhèng juǎn sān
金石萃編補正卷三
“四圍高柳到天垂”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