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厭小車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休厭小車行”全詩
風花不遇真賞,終古未全平。
前日青春歸去,今日尊前笑語,春意滿西城。
花鳥喜相對,賓主眼俱明。
平生事,千古意,兩忘情。
我醉眠卿且去,扶我有門生。
窗下煙江白鳥,窗外浮云蒼狗,未肯便寒盟。
從此洛陽社,休厭小車行。
分類: 水調歌頭
作者簡介(劉因)

劉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學家、詩人。字夢吉,號靜修。初名骃,字夢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縣)人。3 歲識字,6歲能詩,10歲能文,落筆驚人。年剛20,才華出眾,性不茍合。家貧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愛諸葛亮“靜以修身”之語,題所居為“靜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應召入朝,為承德郎、右贊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辭官歸。母死后居喪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劉因為官,他以疾辭。死后追贈翰林學士、資政大夫、上護軍、追封“容城郡公”,謚“文靖”。明朝,縣官鄉紳為劉因建祠堂。
《水調歌頭 同諸公飲王丈利夫飲山亭,索賦長》劉因 翻譯、賞析和詩意
《水調歌頭 同諸公飲王丈利夫飲山亭,索賦長》是元代劉因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諾與金重,一笑對河清。
風花不遇真賞,終古未全平。
前日青春歸去,今日尊前笑語,春意滿西城。
花鳥喜相對,賓主眼俱明。
平生事,千古意,兩忘情。
我醉眠卿且去,扶我有門生。
窗下煙江白鳥,窗外浮云蒼狗,未肯便寒盟。
從此洛陽社,休厭小車行。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場同諸公在王丈利夫的山亭上共飲的場景。詩人通過描繪與朋友們的相聚與交流,表達了對逝去的青春時光的回憶和對現在美好的生活的享受。詩中還描繪了花鳥相互歡喜的景象,以及賓主之間的親切和眼神的交流。最后,詩人表示自己已經忘記了世俗的紛擾,只希望與心愛的人共度美好時光,盡情享受生活。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描繪了一場宴會的場景,通過描寫人物的表情、景物的變化以及情感的流露,展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征等修辭手法,使得詩意更加深遠。
詩中的“一諾與金重,一笑對河清”表達了作者與朋友間的情誼,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詩句“風花不遇真賞,終古未全平”意味著人們在追求美好時光時常常會受到一些無法預料的困擾和挫折,但這并不妨礙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詩中的“花鳥喜相對,賓主眼俱明”描繪了宴會中的歡樂氛圍,展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最后的幾句“我醉眠卿且去,扶我有門生。窗下煙江白鳥,窗外浮云蒼狗,未肯便寒盟。從此洛陽社,休厭小車行。”表達了詩人對平淡生活的向往和對友誼的珍視。
整首詩詞意境明朗,情感真摯,通過對人情世故和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友情的珍視,同時也體現了詩人對現實生活的獨特感悟。
“休厭小車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ǐ diào gē tóu tóng zhū gōng yǐn wáng zhàng lì fū yǐn shān tíng, suǒ fù zhǎng
水調歌頭 同諸公飲王丈利夫飲山亭,索賦長
yī nuò yǔ jīn zhòng, yī xiào duì hé qīng.
一諾與金重,一笑對河清。
fēng huā bù yù zhēn shǎng, zhōng gǔ wèi quán píng.
風花不遇真賞,終古未全平。
qián rì qīng chūn guī qù, jīn rì zūn qián xiào yǔ, chūn yì mǎn xī chéng.
前日青春歸去,今日尊前笑語,春意滿西城。
huā niǎo xǐ xiāng duì, bīn zhǔ yǎn jù míng.
花鳥喜相對,賓主眼俱明。
píng shēng shì, qiān gǔ yì, liǎng wàng qíng.
平生事,千古意,兩忘情。
wǒ zuì mián qīng qiě qù, fú wǒ yǒu mén shēng.
我醉眠卿且去,扶我有門生。
chuāng xià yān jiāng bái niǎo, chuāng wài fú yún cāng gǒu, wèi kěn biàn hán méng.
窗下煙江白鳥,窗外浮云蒼狗,未肯便寒盟。
cóng cǐ luò yáng shè, xiū yàn xiǎo chē xíng.
從此洛陽社,休厭小車行。
“休厭小車行”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