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襟式敷衷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丹襟式敷衷懇”全詩
圜壇敢申昭報,方璧冀展虔情。
丹襟式敷衷懇,玄鑒庶察微誠。
作者簡介(武則天)

武則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親楊氏。十四歲入后宮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媚娘,唐高宗時初為昭儀,后為皇后,尊號為天后,與唐高宗李治并稱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后自立為皇帝,定洛陽為都,改稱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發動兵變,迫使武氏退位,史稱神龍革命。唐中宗復辟,恢復唐朝,上尊號“則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遺命改稱“則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開元四年(716年),改謚號為則天皇后,天寶八載(749年),加謚則天順圣皇后。
《唐享昊天樂·第三》武則天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唐享昊天樂·第三》
乾儀混成沖邃,
天道下濟高明,
開陽晨披紫闕,
太一曉降黃庭。
圜壇敢申昭報,
方璧冀展虔情。
丹襟式敷衷懇,
玄鑒庶察微誠。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天道的信仰和虔誠,崇尚宇宙的秩序和至高者的力量。
賞析:
這首詩以唐朝的宗教儀式和儒家思想為背景,表達了武則天對天道至高無上、宇宙秩序的景仰和敬畏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象征手法,如乾儀混成、天道下濟、紫闕、黃庭等詞語,繪制出了一幅莊嚴而神圣的圖景。
詩的前兩句寫了天道神秘而偉大的力量,乾儀混成沖邃、天道下濟高明,表達了作者對天道的敬仰和對宇宙秩序的敬畏之情。
接著,詩中運用了開陽晨披紫闕、太一曉降黃庭這樣的詞語,描繪了一幅天子祭天的場景,強調了天子的地位和權威。
詩的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在圜壇祭天時的虔誠和誠意,圜壇敢申昭報、方璧冀展虔情,表明作者以誠心誠意向神明祈福和奉獻。
最后兩句丹襟式敷衷懇、玄鑒庶察微誠,則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真誠和由衷的敬畏。
通過詩中對天道、宇宙、神明的描繪,以及對皇帝祭天儀式的歌頌,這首詩向讀者傳達了作者對天道神秘力量的敬仰和對至高者的虔誠之情。
“丹襟式敷衷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áng xiǎng hào tiān lè dì sān
唐享昊天樂·第三
gān yí hùn chéng chōng suì, tiān dào xià jì gāo míng, kǎi yáng chén pī zǐ quē,
乾儀混成沖邃,天道下濟高明,闓陽晨披紫闕,
tài yī xiǎo jiàng huáng tíng.
太一曉降黃庭。
huán tán gǎn shēn zhāo bào, fāng bì jì zhǎn qián qíng.
圜壇敢申昭報,方璧冀展虔情。
dān jīn shì fū zhōng kěn, xuán jiàn shù chá wēi chéng.
丹襟式敷衷懇,玄鑒庶察微誠。
“丹襟式敷衷懇”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