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籬雀又黃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籬雀又黃昏”全詩
小窗孤坐賦招魂。
碧梧花落盡,籬雀又黃昏。
回首人間行樂事,春風過水無痕。
旅游誰肯重王孫。
長歌人不解,明月照空尊。
分類: 臨江仙
作者簡介(王旭)
王旭(生卒年不詳,約公元1264年前后在世),字景初,東平(今屬山東)人。以文章知名于時,與同郡王構、永年王磐并稱“三王”。早年家貧,靠教書為生。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受碭山縣令禮遇,被請到縣學主持講席。足跡遍及南北,但一生未入仕,依靠他人資助為生。主要活動于至元到大德年間。有《蘭軒集》二十卷,原本已不傳。清乾隆年間修《四庫全書》,曾從《永樂大典》中輯出王旭詩文若干篇,重編為《蘭軒集》十六卷,其中詩九卷,文七卷。欒貴明《四庫輯本別集拾遺》又據《永樂大典》殘帙補輯出詩二首、文一篇。王旭上許衡書,曾自稱“旭布衣,窮居于時,世無所好,獨嘗有志于古”。與王構、王磐相比,王旭處境最不好,詩文中往往流露出懷才不遇情緒,《古風三十首》集中表達了對人生的感慨。生平事跡見《大明一統志》卷二三、《元詩選·癸集》乙集小傳、《元書》卷五八。
《臨江仙 春夜》王旭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臨江仙 春夜》是元代王旭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簾外風聲蕭蕭惡,呼兒掩緊重門。小窗孤坐寫招魂。碧梧花落盡,籬雀又黃昏。回首人間歡樂事,春風吹過水面無痕。旅游的人誰會重視貴族子弟。長歌唱得人不明白,明月照耀空著酒杯。
詩意:
《臨江仙 春夜》描繪了一個春夜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對世俗歡樂的反思。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以及對個人境遇和社會現實的思考,表現出詩人對人生的感慨和對內心自由追求的渴望。
賞析:
詩詞開篇以風聲的形容詞“蕭蕭惡”為引子,給人一種凄涼的感覺。接著,詩人通過“呼兒掩緊重門”表達了自己封閉的心境和對外界的隔絕。在小窗孤坐之際,詩人以寫招魂的方式借喻自己的內心孤獨,并以此來探尋自我的存在意義。
詩中出現的“碧梧花落盡,籬雀又黃昏”描繪了時間的流轉和自然的變化,暗示著人事的無常和變幻。回首人間的歡樂事,詩人感慨萬千,意味著對世俗歡樂的反思和對虛妄欲望的拋棄,更加追求內心的自由與寧靜。
接下來的兩句“旅游的人誰會重視貴族子弟。長歌唱得人不明白,明月照耀空著酒杯”,深沉地反映了詩人的自省和對社會的反思。詩人感嘆旅游者不會珍視貴族子弟,長歌唱出的深意卻被人們所不理解,明月的光輝照耀著空著的酒杯,映襯出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對自由的追求。
整首詩以春夜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對個人內心的反思,表達了詩人對世俗歡樂的反感和對內心自由追求的渴望。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傳達了深邃的思想和情感,展現了元代王旭獨特的藝術風格和人生哲學。
“籬雀又黃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 jiāng xiān chūn yè
臨江仙 春夜
lián wài xiāo xiāo fēng sè è, hū ér yǎn shàng zhòng mén.
簾外蕭蕭風色惡,呼兒掩上重門。
xiǎo chuāng gū zuò fù zhāo hún.
小窗孤坐賦招魂。
bì wú huā luò jǐn, lí què yòu huáng hūn.
碧梧花落盡,籬雀又黃昏。
huí shǒu rén jiān xíng lè shì, chūn fēng guò shuǐ wú hén.
回首人間行樂事,春風過水無痕。
lǚ yóu shuí kěn zhòng wáng sūn.
旅游誰肯重王孫。
cháng gē rén bù jiě, míng yuè zhào kōng zūn.
長歌人不解,明月照空尊。
“籬雀又黃昏”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