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浮九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尊浮九醞”全詩
陳誠菲奠,契福神猷。
分類:
作者簡介(武則天)

武則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親楊氏。十四歲入后宮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媚娘,唐高宗時初為昭儀,后為皇后,尊號為天后,與唐高宗李治并稱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后自立為皇帝,定洛陽為都,改稱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發動兵變,迫使武氏退位,史稱神龍革命。唐中宗復辟,恢復唐朝,上尊號“則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遺命改稱“則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開元四年(716年),改謚號為則天皇后,天寶八載(749年),加謚則天順圣皇后。
《唐享昊天樂·第七》武則天 翻譯、賞析和詩意
唐享昊天樂·第七
尊浮九醞,禮備三周。
陳誠菲奠,契福神猷。
歡樂無極,盛筵未休。
群臣咸在,上下同優。
宴會上,酒杯高舉,祭祀之禮周詳。
莊重地陳設著菲酌,與神祇達成福祉的契約。
快樂與幸福無窮無盡,盛宴猶未結束。
臣子們一同在場,上下同樂同享。
詩詞中,武則天描繪了一幅歡樂祥和的盛宴場景。九醞是古代祭祀的一種酒品,象征著莊重隆重。三周指的是祭祀儀式的縝密周詳。陳設的菲酌是供奉神祇的酒食,通過齊心協力的祭祀儀式,與神祇達成了福祉的共識。整個場景充滿了歡樂與宴飲的氣氛,上下人們同心協力,共享盛宴。
這首詩詞以飽滿的篇幅展示了古代祭祀的莊重與隆重,同時也表達了人們歡樂共慶的場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簡練的語言,詩中透露出一種熱鬧、祥和的氣氛。詩意表達了人與神和諧共處的美好愿景,也展現了唐代社會的昌盛與繁榮。通過祭祀儀式的描述,作者武則天將自己塑造成了一位具有統治者身份的君主,表達了對天下萬民的祝福和祥和安寧的渴望。
“尊浮九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áng xiǎng hào tiān lè dì qī
唐享昊天樂·第七
zūn fú jiǔ yùn, lǐ bèi sān zhōu.
尊浮九醞,禮備三周。
chén chéng fēi diàn, qì fú shén yóu.
陳誠菲奠,契福神猷。
“尊浮九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