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略靜邊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廟略靜邊荒”全詩
廟略靜邊荒,天兵曜神武。
有截資先化,無為遵舊矩。
禎符降昊穹,大業光寰宇。
分類:
作者簡介(武則天)

武則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親楊氏。十四歲入后宮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媚娘,唐高宗時初為昭儀,后為皇后,尊號為天后,與唐高宗李治并稱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后自立為皇帝,定洛陽為都,改稱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發動兵變,迫使武氏退位,史稱神龍革命。唐中宗復辟,恢復唐朝,上尊號“則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遺命改稱“則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開元四年(716年),改謚號為則天皇后,天寶八載(749年),加謚則天順圣皇后。
《唐享昊天樂·第九》武則天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唐享昊天樂·第九》
荷恩承顧托,執契恭臨撫。
廟略靜邊荒,天兵曜神武。
有截資先化,無為遵舊矩。
禎符降昊穹,大業光寰宇。
詩意:這首詩表達了對上天神恩賦予的庇佑和責任的擔當之情。詩人感激上天的恩典,并表示在擔任皇帝的職責下將始終遵守契約、恭敬顧托、撫育萬民。廟宇的莊嚴恢弘使邊荒之地也變得寧靜安寧,天兵英勇神武。雖有艱難之處,但詩人會截取利益以開展先進的事業,并且遵循著傳統的規則。神明的禎符降臨,使得皇朝的偉業照亮了整個宇宙。
賞析:這首詩以唐代女皇武則天的身份寫就,表達了她對上天的感激之情和對皇權的責任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修辭手法,如借景抒情,將廟宇、天兵等形象描繪得莊嚴威武,突出了詩人的統治權威。通過對神恩的贊美和對自己的承諾,展現了詩人作為皇帝的決心和自豪感。整首詩意味深長,充滿力量和自信,體現了唐代皇帝在統治時期的威嚴和抱負。
“廟略靜邊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áng xiǎng hào tiān lè dì jiǔ
唐享昊天樂·第九
hé ēn chéng gù tuō, zhí qì gōng lín fǔ.
荷恩承顧托,執契恭臨撫。
miào lüè jìng biān huāng, tiān bīng yào shén wǔ.
廟略靜邊荒,天兵曜神武。
yǒu jié zī xiān huà, wú wéi zūn jiù jǔ.
有截資先化,無為遵舊矩。
zhēn fú jiàng hào qióng, dà yè guāng huán yǔ.
禎符降昊穹,大業光寰宇。
“廟略靜邊荒”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