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莼鱸正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莼鱸正肥”全詩
曉霜重壓征衣。
休教六花飛。
憶尚有、游人未歸。
江空歲晚,故園秋老,行色莫依違。
特地與君期。
趁南浦、莼鱸正肥。
分類: 太常引
作者簡介(薛昂夫)

薛昂夫(1267—1359) 元代散曲家。回鶻(即今維吾爾族)人。原名薛超吾,以第一字為姓。先世內遷,居懷孟路(治所在今河南沁陽)。祖、父皆封覃國公。漢姓為馬,又字九皋,故亦稱馬昂夫、馬九皋。據趙孟頫《薛昂夫詩集序》(《松雪齋文集》),他曾執弟子禮于劉辰翁(1234~1297)門下,約可推知他生年約在元初至元年間。歷官江西省令史,僉典瑞院事、太平路總管、衢州路總管等職。薛昂夫善篆書,有詩名,詩集已佚。詩作存于《皇元風雅后集》、《元詩選》等集中。
《太常引 題朝宗亭督孟博早歸 以上三首見元草》薛昂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太常引 題朝宗亭督孟博早歸 以上三首見元草》是元代薛昂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冷煙千頃釀寒威。
曉霜重壓征衣。
休教六花飛。
憶尚有、游人未歸。
江空歲晚,故園秋老,行色莫依違。
特地與君期。
趁南浦、莼鱸正肥。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對故鄉和友人的思念之情。詩中表達了冷冽的氣氛,寒冷的煙霧彌漫,給人一種威嚴的感覺。清晨的霜重壓在行旅的衣袖上,凸顯了寒冷的季節。作者呼吁六花(指游人)不要飛去,因為他還記得有些人還沒有歸來。江空歲晚,故園的秋天漸漸老去,行旅的顏色不要違背這種氣氛。作者特意與友人約定在南浦,正是莼鱸魚肥美的時候。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對故鄉和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對逝去時光的回憶。通過冷煙、曉霜和江空歲晚等意象的運用,描繪了一幅寒冷、凄涼的景象。詩中的"六花飛"一句表達了作者對遠行者的思念,以及對游子歸程的期待。"故園秋老,行色莫依違"一句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眷戀和對歲月流轉的無奈。最后兩句"特地與君期,趁南浦、莼鱸正肥"則表明作者與友人約定在南浦,一同享受豐美的莼鱸魚,展現出友情和歡聚的愿望。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寒冷的景象和對故鄉和友人的思念,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歡聚的渴望,同時也反映了人們對故鄉和時光流轉的感慨。
“莼鱸正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i cháng yǐn tí cháo zōng tíng dū mèng bó zǎo guī yǐ shàng sān shǒu jiàn yuán cǎo
太常引 題朝宗亭督孟博早歸 以上三首見元草
lěng yān qiān qǐng niàng hán wēi.
冷煙千頃釀寒威。
xiǎo shuāng zhòng yā zhēng yī.
曉霜重壓征衣。
xiū jiào liù huā fēi.
休教六花飛。
yì shàng yǒu yóu rén wèi guī.
憶尚有、游人未歸。
jiāng kōng suì wǎn, gù yuán qiū lǎo, xíng sè mò yī wéi.
江空歲晚,故園秋老,行色莫依違。
tè dì yǔ jūn qī.
特地與君期。
chèn nán pǔ chún lú zhèng féi.
趁南浦、莼鱸正肥。
“莼鱸正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