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邕禮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邕邕禮秩”全詩
三獻已周,九成斯畢。
爰撤其俎,載遷其實。
或升或降,惟誠惟質。
分類:
作者簡介(武則天)

武則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親楊氏。十四歲入后宮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媚娘,唐高宗時初為昭儀,后為皇后,尊號為天后,與唐高宗李治并稱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后自立為皇帝,定洛陽為都,改稱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發動兵變,迫使武氏退位,史稱神龍革命。唐中宗復辟,恢復唐朝,上尊號“則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遺命改稱“則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開元四年(716年),改謚號為則天皇后,天寶八載(749年),加謚則天順圣皇后。
《唐享昊天樂·第十》武則天 翻譯、賞析和詩意
《唐享昊天樂·第十》是武則天的一首詩詞,詩意表達了肅穆莊重的祭祀場面,并以九次獻祭的儀式完成,表達了對天神的虔誠和敬意。
中文譯文:
莊嚴的祭祀典禮,禮儀莊重。三次獻祭已經完成,九個環節完整。于是撤去祭器,搬遷祭品。或升或降,只有誠實和品質。
詩意:
詩中描述了一場莊嚴肅穆的祭祀儀式,表達了對神靈的尊敬和敬意。作者通過描繪祭祀儀式的周全和完整,強調了人們虔誠敬畏的態度。文字簡練,節奏流暢,給人以莊重而莊重的感受。
賞析:
這首詩通過具體描繪祭祀儀式的場景,展示了作者對神靈的虔誠和敬意。詩歌運用了對偶和排比的修辭手法,使詩句簡練而力量十足。詩人以莊嚴的辭令和工整的節奏表達了自己對祭祀儀式的推崇,同時也凸顯了自己對儀式所蘊含的精神內涵的理解和認同。整首詩表達了一種追求誠實和高尚品質的思想,同時也展示了作者對朝廷事務的關注和參與,體現了武則天作為一位文學才女和政治家的才能與魅力。
“邕邕禮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áng xiǎng hào tiān lè dì shí
唐享昊天樂·第十
sù sù sì diǎn, yōng yōng lǐ zhì.
肅肅祀典,邕邕禮秩。
sān xiàn yǐ zhōu, jiǔ chéng sī bì.
三獻已周,九成斯畢。
yuán chè qí zǔ, zài qiān qí shí.
爰撤其俎,載遷其實。
huò shēng huò jiàng, wéi chéng wéi zhì.
或升或降,惟誠惟質。
“邕邕禮秩”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