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余土苴何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諸余土苴何須”全詩
老君三六部真符。
止論一心兩字。
了得一明心地,諸余土苴何須。
忘形忘氣總歸虛。
到此實非譬喻。
分類: 西江月
《西江月》牧常晁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西江月·釋氏禪經律論》是一首元代的詩詞,作者是牧常晁。這首詩詞的內容涉及到佛教的禪經和儒家的傳記、詩書。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西江的月亮,放下《釋氏禪經律論》,
老子的三六部真符。
只談論一個心中的兩個字,
明白了一個純凈的心靈,
其他的土俗之人何必再追求?
忘記形體,忘記氣息,最終歸于虛無。
到了這一步,已經無法用比喻來形容。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西江的月亮和佛教、儒家的元素,表達了牧常晁對于內心純凈和超脫塵世的追求。他提到了《釋氏禪經律論》,這是佛教中的經典之一,同時也提到了老子的三六部真符,這是儒家思想中的符咒。詩中提到了"一心兩字",強調了內心專注和純凈的重要性。牧常晁認為,只有真正明白了內心的純凈,才能超越塵世的瑣碎和俗世的追求。他倡導忘記外在的形體和氣息,最終達到虛無的境地。詩的最后一句表達了這種境界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意思。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牧常晁對于內心凈化和超脫的追求。通過引用佛教和儒家的元素,他傳達了自己的心靈覺悟和對于人生意義的思考。詩中使用了對比手法,通過將內心的純凈與外在的塵世對立起來,強調了內心修煉的重要性。最后一句"到了這一步,已經無法用比喻來形容",表達了達到超脫境界后的難以言說和言語所限的境地。整首詩詞意境深遠,給人以內心的啟迪和思考。
“諸余土苴何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jiāng yuè
西江月
shì shì chán jīng lǜ lùn, rú jiā zhuàn jì shī shū.
釋氏禪經律論,儒家傳記詩書。
lǎo jūn sān liù bù zhēn fú.
老君三六部真符。
zhǐ lùn yī xīn liǎng zì.
止論一心兩字。
liǎo de yī míng xīn dì, zhū yú tǔ jū hé xū.
了得一明心地,諸余土苴何須。
wàng xíng wàng qì zǒng guī xū.
忘形忘氣總歸虛。
dào cǐ shí fēi pì yù.
到此實非譬喻。
“諸余土苴何須”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