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人卻愛江南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北人卻愛江南春”全詩
北人卻愛江南春,穹碑城外如魚鱗。
青山江上何曾老,曾見南人是北人。
分類:
《江南曲中原萬里莽空闊,山過長江翠如潑·》張以寧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南曲中原萬里莽空闊,山過長江翠如潑·》是明代張以寧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江南曲,中原萬里空闊,
山過長江,翠色如潑。
樓臺高下垂柳陰,
絲管啁啾,花亂飛舞。
北方的人們卻鐘愛江南的春天,
穹碑城外,美景如魚鱗。
青山江水從未衰老,
曾經見證南方人與北方人的交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江南地區的美麗景色和南北文化的交流。首句"江南曲,中原萬里莽空闊,山過長江,翠色如潑",表達了江南地域的廣袤和山水之美。"江南曲"指的是江南地區的曲調,它的美妙被比作中原地區廣袤的原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山過長江,翠色如潑"描繪了山脈跨越長江,山林蒼翠的景象。
接下來的兩句"樓臺高下垂柳陰,絲管啁啾,花亂飛舞",描繪了江南地區的風景和文化氛圍。樓臺高聳,柳樹垂下陰影,給人一種幽靜的感覺。絲管的聲音和花朵的飛舞,增添了一種喜悅和活力的氛圍。
最后兩句"北方的人們卻鐘愛江南的春天,穹碑城外,美景如魚鱗",表達了北方人對江南春天的喜愛。穹碑指的是城市的高塔,城外的美景就像一條條魚鱗般絢麗多彩,吸引著北方人們的眼球。
最后兩句"青山江水從未衰老,曾經見證南方人與北方人的交流",表達了江南的山水風光永不衰老,它一直見證著南方人與北方人之間的交流。這里表達了作者對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和長久存在的意義。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江南地區的美景和文化氛圍,表達了對南北文化交流的關注和重視。它展現了江南地域廣袤的景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南北人民交流互動的渴望和贊美。
“北人卻愛江南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nán qǔ zhōng yuán wàn lǐ mǎng kōng kuò, shān guò cháng jiāng cuì rú pō
江南曲中原萬里莽空闊,山過長江翠如潑·
lóu tái gāo xià chuí liǔ yīn, sī guǎn zhōu jiū luàn huā fā.
樓臺高下垂柳陰,絲管啁啾亂花發。
běi rén què ài jiāng nán chūn, qióng bēi chéng wài rú yú lín.
北人卻愛江南春,穹碑城外如魚鱗。
qīng shān jiāng shàng hé zēng lǎo, céng jiàn nán rén shì běi rén.
青山江上何曾老,曾見南人是北人。
“北人卻愛江南春”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