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出蕪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遍地出蕪蓉”全詩
為誰劉黎藋,遍地出蕪蓉。
方丈三神地,諸侯百里封。
居然成重鎮,高壘矗狼烽。
分類:
作者簡介(黃遵憲)

黃遵憲(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詩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別號人境廬主人,漢族客家人,廣東省梅州人,光緒二年舉人,歷充師日參贊、舊金山總領事、駐英參贊、新加坡總領事,戊戌變法期間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撫陳寶箴推行新政。工詩,喜以新事物熔鑄入詩,有“詩界革新導師”之稱。黃遵憲有《人鏡廬詩草》、《日本國志》、《日本雜事詩》。被譽為“近代中國走向世界第一人”。
《香港感懷十首》黃遵憲 翻譯、賞析和詩意
《香港感懷十首》是清代黃遵憲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彈指樓臺現,
飛來何處峰?
為誰劉黎藋,
遍地出蕪蓉。
方丈三神地,
諸侯百里封。
居然成重鎮,
高壘矗狼烽。
譯文:
一彈指之間樓臺顯現,
飛來的山峰從何處來?
為了誰而修筑這劉黎藋,
到處都是茂盛的蕪蓉。
它是方丈三神的土地,
諸侯們百里封建的地方。
它竟然成為了一座重要的城鎮,
高壘上矗立著烽火。
詩意:
這首詩詞寫的是作者對香港的思念和感懷。詩中描述了香港的景象和歷史地位。"彈指樓臺現,飛來何處峰?"表達了香港的建筑繁榮和山峰的壯麗景色,暗示著香港的地理環境和自然之美。"為誰劉黎藋,遍地出蕪蓉。"這兩句描繪了香港的繁華和繁忙,以及人口的增長。"方丈三神地,諸侯百里封。"表達了香港作為重要行政地區和諸侯封地的地位。"居然成重鎮,高壘矗狼烽。"這兩句描述了香港的重要性和軍事防御的意味,暗示著它的地位和角色。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刻畫了香港的繁華景象和歷史地位。作者運用生動的形象描寫,將香港的建筑、自然景觀和歷史地位融入其中,展示了香港的獨特魅力和重要性。詩中的"劉黎藋"和"蕪蓉"等詞語,形象地描繪了香港的繁華和繁忙,給人以豐富的聯想。最后兩句表達了香港作為重要城鎮和軍事防御的意義,凸顯了其地位的重要性。整首詩詞意境深遠,語言簡潔明快,通過對香港的描繪,表達了作者的思念之情,也展示了香港的獨特魅力和歷史價值。
“遍地出蕪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ng gǎng gǎn huái shí shǒu
香港感懷十首
tán zhǐ lóu tái xiàn, fēi lái hé chǔ fēng?
彈指樓臺現,飛來何處峰?
wèi shuí liú lí diào, biàn dì chū wú róng.
為誰劉黎藋,遍地出蕪蓉。
fāng zhàng sān shén dì, zhū hóu bǎi lǐ fēng.
方丈三神地,諸侯百里封。
jū rán chéng zhòng zhèn, gāo lěi chù láng fēng.
居然成重鎮,高壘矗狼烽。
“遍地出蕪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