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使初求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遣使初求地”全詩
六州誰鑄錯?一慟失燕脂。
鑿空蠶叢辟,噓云蜃氣奇。
山頭風獵獵,猶自誤龍旗。
分類:
作者簡介(黃遵憲)

黃遵憲(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詩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別號人境廬主人,漢族客家人,廣東省梅州人,光緒二年舉人,歷充師日參贊、舊金山總領事、駐英參贊、新加坡總領事,戊戌變法期間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撫陳寶箴推行新政。工詩,喜以新事物熔鑄入詩,有“詩界革新導師”之稱。黃遵憲有《人鏡廬詩草》、《日本國志》、《日本雜事詩》。被譽為“近代中國走向世界第一人”。
《香港感懷十首》黃遵憲 翻譯、賞析和詩意
《香港感懷十首》是清代詩人黃遵憲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遣使初求地,高皇全盛時。
六州誰鑄錯?一慟失燕脂。
鑿空蠶叢辟,噓云蜃氣奇。
山頭風獵獵,猶自誤龍旗。
詩意:
這首詩詞是作者對香港的懷念之情的表達。詩中回憶了香港在古代的輝煌時刻,以及由于歷史的變遷而失去的繁榮和美好。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香港的歷史和現狀的描繪,表達了黃遵憲對香港的思考和感慨。
首先,詩中提到“遣使初求地,高皇全盛時”,表達了香港最初被探索和開發時的興盛景象,當時的統治者非常重視香港,并給予了它特殊的地位。
接著,詩中提到“六州誰鑄錯?一慟失燕脂”,六州指的是香港的六個區域,這句詩暗指香港在發展過程中遭遇的種種困難和挫折,使得曾經繁榮的香港失去了往日的輝煌。
然后,詩中提到“鑿空蠶叢辟,噓云蜃氣奇”,這句描述了香港的發展如同開鑿空曠之處,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和奇跡,但也有如蜃樓般虛幻和不確定。
最后,詩中提到“山頭風獵獵,猶自誤龍旗”,這句表達了作者對香港現狀的觀察和思考。盡管香港已經面臨了許多變化和挑戰,但仍然有希望和潛力,只是需要找到正確的方向,不再迷失。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文字表達了作者對香港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思考。通過對香港歷史的回顧和對現狀的觀察,詩中傳達了對香港的熱愛和希望,同時也反映了時代變遷對這座城市所帶來的影響。
“遣使初求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ng gǎng gǎn huái shí shǒu
香港感懷十首
qiǎn shǐ chū qiú dì, gāo huáng quán shèng shí.
遣使初求地,高皇全盛時。
liù zhōu shuí zhù cuò? yī tòng shī yàn zhī.
六州誰鑄錯?一慟失燕脂。
záo kōng cán cóng pì, xū yún shèn qì qí.
鑿空蠶叢辟,噓云蜃氣奇。
shān tóu fēng liè liè, yóu zì wù lóng qí.
山頭風獵獵,猶自誤龍旗。
“遣使初求地”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