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見佉盧制左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今見佉盧制左書”全詩
魑魅入林逢不若,蛤蟆吞月鑒方諸。
昔聞靺鞨歌西樂,今見佉盧制左書。
始受—廛濠鏡地,有明師早漏多魚。
分類:
作者簡介(黃遵憲)

黃遵憲(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詩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別號人境廬主人,漢族客家人,廣東省梅州人,光緒二年舉人,歷充師日參贊、舊金山總領事、駐英參贊、新加坡總領事,戊戌變法期間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撫陳寶箴推行新政。工詩,喜以新事物熔鑄入詩,有“詩界革新導師”之稱。黃遵憲有《人鏡廬詩草》、《日本國志》、《日本雜事詩》。被譽為“近代中國走向世界第一人”。
《和鐘西耘庶常德祥律門感懷詩》黃遵憲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鐘西耘庶常德祥律門感懷詩》是清代黃遵憲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狼慌遺種等高車,萬族相從到尾間。
魑魅入林逢不若,蛤蟆吞月鑒方諸。
昔聞靺鞨歌西樂,今見佉盧制左書。
始受—廛濠鏡地,有明師早漏多魚。
譯文:
狼慌遺種等高車,萬族相從到尾間。
魑魅入林逢不若,蛤蟆吞月鑒方諸。
昔聞靺鞨歌西樂,今見佉盧制左書。
始受—廛濠鏡地,有明師早漏多魚。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黃遵憲對時代變遷的感慨和思考。詩中描繪了狼和高車遺留下來的種子,象征著過去的強大勢力和文明;各個民族相互追隨,一直延續到今天。魑魅進入林中,沒有比這更令人不如意的了,蛤蟆吞月能照見一切。詩人回憶起過去聽聞靺鞨人歌唱西樂的事情,現在卻看到佉盧制作了左書。他開始接受了廛濠之地的教育,有明師幫助他早上學,但這個地方卻有很多不值得稱道之處。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狼、高車、魑魅、蛤蟆、靺鞨人、佉盧和廛濠之地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過去和現在的反思。狼和高車象征著過去的強大和文明,而魑魅和蛤蟆則象征著不如意和現實的殘酷。詩人通過對這些形象的對比,表達了對時代變遷的感慨和思考。
詩中提到的靺鞨人和佉盧,是指歷史上的一些少數民族。靺鞨人是中國古代東北地區的一個民族,他們以歌唱西樂而聞名;佉盧則是古代西南地區的一個民族,他們善于制作書籍。通過提到這兩個民族,詩人展示了過去的多樣性和文化的繁榮。
最后,詩人描述了自己在廛濠之地接受教育的經歷。廛濠指的是一個具有教育和文化底蘊的地方,明師的幫助讓他能夠早日學習。然而,作者也指出了這個地方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過去和現在的對比,展現了作者對時代變遷的感慨和對文化多樣性的思考。它以簡練的語言和形象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歷史和現實的思考和觀察。
“今見佉盧制左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hōng xī yún shù cháng dé xiáng lǜ mén gǎn huái shī
和鐘西耘庶常德祥律門感懷詩
láng huāng yí zhǒng děng gāo chē, wàn zú xiāng cóng dào wěi jiān.
狼慌遺種等高車,萬族相從到尾間。
chī mèi rù lín féng bù ruò, há má tūn yuè jiàn fāng zhū.
魑魅入林逢不若,蛤蟆吞月鑒方諸。
xī wén mò hé gē xī yuè, jīn jiàn qū lú zhì zuǒ shū.
昔聞靺鞨歌西樂,今見佉盧制左書。
shǐ shòu chán háo jìng dì, yǒu míng shī zǎo lòu duō yú.
始受—廛濠鏡地,有明師早漏多魚。
“今見佉盧制左書”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