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鼓驚傳奔命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警鼓驚傳奔命書”全詩
未雨綢繆徹桑土,御冬旨蓄備桃諸。
借籌幸辟同文館,警鼓驚傳奔命書。
相戒魴鱮休出入,吞聲私泣過河魚。
分類:
作者簡介(黃遵憲)

黃遵憲(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詩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別號人境廬主人,漢族客家人,廣東省梅州人,光緒二年舉人,歷充師日參贊、舊金山總領事、駐英參贊、新加坡總領事,戊戌變法期間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撫陳寶箴推行新政。工詩,喜以新事物熔鑄入詩,有“詩界革新導師”之稱。黃遵憲有《人鏡廬詩草》、《日本國志》、《日本雜事詩》。被譽為“近代中國走向世界第一人”。
《和鐘西耘庶常德祥律門感懷詩》黃遵憲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鐘西耘庶常德祥律門感懷詩》是清代黃遵憲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鸞聲閣道碾安車,
元老相從話踦閭。
未雨綢繆徹桑土,
御冬旨蓄備桃諸。
借籌幸辟同文館,
警鼓驚傳奔命書。
相戒魴鱮休出入,
吞聲私泣過河魚。
詩意:
這首詩詞是黃遵憲寫給鐘西耘庶常德祥律門的感懷之作。詩中描繪了一幅官場中的景象,表達了對時局的思考和對職責的擔當。詩人以象征性的意象和隱喻,表達了他對時局和自身處境的獨特觀察和感受。
賞析:
這首詩詞以一種富有寓意的方式,描繪了官場的景象和思考。以下是對各句的賞析:
1. "鸞聲閣道碾安車":鸞聲是指皇帝的聲音,閣道是指官場,碾安車是指行車安全。這句表達了在官場中,官員們都聽從皇帝的指示,行事謹慎,注重安全。
2. "元老相從話踦閭":元老是指有經驗的長者,相從是指相互陪伴。話踦閭表示在閑暇時互相交談。這句表達了官員們在閑暇時互相交流,分享經驗,以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質。
3. "未雨綢繆徹桑土":未雨綢繆是指事前做好準備,徹桑土表示徹底整治。這句表達了對未來的預見和對國家事務的慎重處理,以確保國家的穩定和安全。
4. "御冬旨蓄備桃諸":御冬是指皇帝為冬季做準備,旨蓄是指謹慎儲備,備桃諸是指準備各種需要的物品。這句表達了皇帝的關懷和準備,同時也暗示了官員們應該效仿皇帝的榜樣,做好各種準備工作。
5. "借籌幸辟同文館":借籌是指借用公款,幸辟是指逃避。同文館是指同樣聰明才智的人聚集的地方。這句表達了官員們應該遵守紀律,不借用公款,避免違法行為,并且要聚集在一起,共同學習和進步。
6. "警鼓驚傳奔命書":警鼓是指警鐘和鼓聲,奔命書是指緊急傳達的文件。這句表達了在緊急情況下,官員們應該迅速行動,及時傳達信息和采取措施。
7. "相戒魴鱮休出入":相戒是指互相告誡,魴鱮是指魚類。這句表達了官員們應該相互提醒,不要出入不適合自己身份的場合,不要隨波逐流,要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8. "吞聲私泣過河魚":吞聲是指忍受,私泣是指私下哭泣,過河魚是指在河水中游動的魚。這句表達了官員們在困難時期應該忍受痛苦,不輕易流露情感,要堅定地面對困難和挑戰。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對官場風氣和職責的思考和觀察,呼喚官員們應該以慎重和謹慎的態度對待自己的職責,遵守紀律,勇于擔當,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同時,詩中使用了一些象征性的意象和隱喻,給詩詞增添了一定的藝術感和深度。
“警鼓驚傳奔命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hōng xī yún shù cháng dé xiáng lǜ mén gǎn huái shī
和鐘西耘庶常德祥律門感懷詩
luán shēng gé dào niǎn ān chē, yuán lǎo xiāng cóng huà yǐ lǘ.
鸞聲閣道碾安車,元老相從話踦閭。
wèi yǔ chóu móu chè sāng tǔ, yù dōng zhǐ xù bèi táo zhū.
未雨綢繆徹桑土,御冬旨蓄備桃諸。
jiè chóu xìng pì tóng wén guǎn, jǐng gǔ jīng chuán bèn mìng shū.
借籌幸辟同文館,警鼓驚傳奔命書。
xiāng jiè fáng xù xiū chū rù, tūn shēng sī qì guò hé yú.
相戒魴鱮休出入,吞聲私泣過河魚。
“警鼓驚傳奔命書”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