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記曉鐘來兩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但記曉鐘來兩寺”全詩
但記曉鐘來兩寺,一鐘聲短一聲長。
分類:
作者簡介(江湜)

江湜 (shí )(1818~1866)清代詩人。字持正,又字弢叔,別署龍湫院行者,長洲(今江蘇蘇州)人,諸生。三與鄉試,皆不第,出為幕友,歷山東、福建等省。在京師得親戚資助,捐得浙江候補縣丞。咸豐十年,奔走避兵,憂憤而死。詩宗宋人,多危苦之言。有《伏敔堂詩錄》。《吳中先賢譜》 蘇文 編繪。
《湖樓早起》江湜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湖樓早起》
朝代:清代
作者:江湜
面湖樓好納朝光,
夜夢分明起輒忘。
但記曉鐘來兩寺,
一鐘聲短一聲長。
中文譯文:
面對湖畔樓閣,美景納入眼底,
夜晚的夢境清晰,醒來卻忘卻。
只記得清晨鐘聲傳來自兩座寺廟,
一座鐘聲短促,一座鐘聲長久。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清晨從湖畔樓閣起床的景象。詩人面對湖光山色,心曠神怡,感受到朝陽的溫暖和美麗。然而,夜晚的夢境雖然清晰,但一覺醒來卻很快忘卻了。詩人只記得清晨時從兩座寺廟傳來的鐘聲,其中一座鐘聲短促而另一座鐘聲長久。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清晨湖畔的寧靜景色和詩人自身的感受。詩人在面對湖光山色時,感受到了朝陽的美麗和溫暖,暗示了一種新的開始和希望。然而,夜晚的夢境雖然清晰,但很快就被現實所替代,表達了人們對夢境的遺忘和現實的重要性。最后,詩人通過描述兩座寺廟的鐘聲,展示了時間的流轉和生活的節奏。其中一座鐘聲短促,可能象征著短暫的喜悅和美好時光的轉瞬即逝;而另一座鐘聲長久,可能寓意著恒久的堅持和持續的努力。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于時間的感慨和對于夜夢與清晨的對比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啟示。
“但記曉鐘來兩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ú lóu zǎo qǐ
湖樓早起
miàn hú lóu hǎo nà cháo guāng, yè mèng fēn míng qǐ zhé wàng.
面湖樓好納朝光,夜夢分明起輒忘。
dàn jì xiǎo zhōng lái liǎng sì, yī zhōng shēng duǎn yī shēng zhǎng.
但記曉鐘來兩寺,一鐘聲短一聲長。
“但記曉鐘來兩寺”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