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如竹林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復如竹林下”全詩
昔放三湘去,今還萬死馀。
仙郎久為別,客舍問何如。
涸轍思流水,浮云失舊居。
多慚華省貴,不以逐臣疏。
復如竹林下,叨陪芳宴初。
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魚。
作者簡介(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江夏使君叔席上贈史郎中》李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夏使君叔席上贈史郎中》是李白所作,該詩寫實了自己離宮卻被貶至江夏時所懷的思念之情。他將自己離宮的遭遇與在禁宮中的史君中相比較,表達了對他的愧疚和羨慕之情。
鳳凰丹禁里,銜出紫泥書。
昔放三湘去,今還萬死馀。
仙郎久為別,客舍問何如。
涸轍思流水,浮云失舊居。
詩的前四句中,李白用鳳凰丹與紫泥書,暗指了自己生活在禁宮中的貴族地位。他用“三湘”指代自己曾經在長江地區游歷的時光。而現在,他卻被貶至江夏,有萬分之一的機會再歸去。李白離宮后,史君中這個朋友已經很久沒有見面,他在客棧中詢問史君中的消息。詩的最后一句中,李白用“涸轍思流水,浮云失舊居”暗喻了自己心中對離宮的思念,因為他已經離開禁宮很久,不再擁有過去的榮耀和地位。
多慚華省貴,不以逐臣疏。
復如竹林下,叨陪芳宴初。
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魚。
這幾句描寫了李白對史君中的羨慕和愧疚之情。他自嘆身份貴重,不可輕辱,然而他又希望能夠重返禁宮的生活,和史君中一起參加盛宴,享受榮耀。最后一句“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魚”是對史君中的祝愿,希望他能夠達到更高的境界。
整首詩通過對比主人公的貶謫生活和史君中在禁宮中的高貴地位,描繪了主人公內心的戰斗和羨慕之情。該詩讓人感受到了離宮后的失落和對過去榮耀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李白對友誼的珍視和對史君中的祝愿。
“復如竹林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xià shǐ jūn shū xí shàng zèng shǐ láng zhōng
江夏使君叔席上贈史郎中
fèng huáng dān jìn lǐ, xián chū zǐ ní shū.
鳳凰丹禁里,銜出紫泥書。
xī fàng sān xiāng qù, jīn hái wàn sǐ yú.
昔放三湘去,今還萬死馀。
xiān láng jiǔ wèi bié, kè shè wèn hé rú.
仙郎久為別,客舍問何如。
hé zhé sī liú shuǐ, fú yún shī jiù jū.
涸轍思流水,浮云失舊居。
duō cán huá shěng guì, bù yǐ zhú chén shū.
多慚華省貴,不以逐臣疏。
fù rú zhú lín xià, dāo péi fāng yàn chū.
復如竹林下,叨陪芳宴初。
xī jūn shēng yǔ yì, yī huā běi míng yú.
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魚。
“復如竹林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