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氣自憐雞善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養氣自憐雞善勝”全詩
仙經若未標奇相,琴操何因寄恨聲。
養氣自憐雞善勝,全身卻許雁能鳴。
芝田玉水春云伴,可得乘軒是所榮。
分類:
《鶴》劉筠 翻譯、賞析和詩意
《鶴》是一首宋代劉筠的詩詞。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碧樹陰濃釦砌平,
翠綠的樹蔭密集,石階平鋪如鉤。
華亭歸夢曉頻驚。
華亭歸來時,晨曦頻頻驚醒。
仙經若未標奇相,
若仙經沒有標明奇妙的特征,
琴操何因寄恨聲。
琴曲為何寄托了悲傷的聲音。
養氣自憐雞善勝,
養氣自憐,認為雞的叫聲勝過其他。
全身卻許雁能鳴。
然而全身卻使雁能夠發出聲音。
芝田玉水春云伴,
芝田、玉水和春云作伴,
可得乘軒是所榮。
乘坐華軒是一種榮耀。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自然景觀和對音樂的思考。首先,詩人描述了一片碧綠的樹蔭和平鋪如鉤的石階,給人以清新宜人的感覺。然后,詩人提到“華亭歸夢曉頻驚”,暗示華亭歸來時,頻繁受到晨曦的驚擾,可能是指詩人自己在華亭中作詩時常常被早晨的光線驚醒。
接下來,詩人談到了仙經和琴曲。仙經可能指的是有關仙境的經書或文獻,詩人認為仙經未標明奇妙的特征,暗示對仙境的描繪不夠精確或完整。而琴曲則是指音樂,詩人在思考琴曲時,不禁寄托了一些悲傷的情感,表達了對音樂的思索和感慨。
最后兩句詩中,詩人以雞和雁作比較。詩人自憐養氣,認為雞的叫聲勝過其他動物,可能是指雞在養氣方面的表現。然而,詩人也承認雁能發出聲音,暗示雁的音韻也是令人稱贊的。
整首詩以自然景觀為背景,以琴曲和養氣的思考為線索,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音樂的感慨與贊美。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碧綠的樹蔭和平鋪如鉤的石階,展示了自然的美麗和寧靜。通過對仙經和琴曲的思考,詩人表達了對奇妙事物的追求和對音樂藝術的熱愛。最后兩句則突出了雞和雁在養氣和音韻方面的特點,以一種略帶幽默的方式呈現了生活中微小細節的價值和意義。整首詩以清新的意境和思辨的情感,展示了劉筠在宋代文化背景下獨特的詩人才華。
“養氣自憐雞善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è
鶴
bì shù yīn nóng kòu qì píng, huá tíng guī mèng xiǎo pín jīng.
碧樹陰濃釦砌平,華亭歸夢曉頻驚。
xiān jīng ruò wèi biāo qí xiāng, qín cāo hé yīn jì hèn shēng.
仙經若未標奇相,琴操何因寄恨聲。
yǎng qì zì lián jī shàn shèng, quán shēn què xǔ yàn néng míng.
養氣自憐雞善勝,全身卻許雁能鳴。
zhī tián yù shuǐ chūn yún bàn, kě dé chéng xuān shì suǒ róng.
芝田玉水春云伴,可得乘軒是所榮。
“養氣自憐雞善勝”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仄韻) 去聲二十五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