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慚惕罔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慚惕罔置”全詩
慚惕罔置,興居匪寧。
恭崇禮則,肅奉儀形。
惟憑展敬,敢薦非馨。
作者簡介(武則天)

武則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親楊氏。十四歲入后宮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媚娘,唐高宗時初為昭儀,后為皇后,尊號為天后,與唐高宗李治并稱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后自立為皇帝,定洛陽為都,改稱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發動兵變,迫使武氏退位,史稱神龍革命。唐中宗復辟,恢復唐朝,上尊號“則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遺命改稱“則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開元四年(716年),改謚號為則天皇后,天寶八載(749年),加謚則天順圣皇后。
《唐大饗拜洛樂章·九和》武則天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唐大饗拜洛樂章·九和》
祗荷坤德,欽若乾靈。
慚惕罔置,興居匪寧。
恭崇禮則,肅奉儀形。
惟憑展敬,敢薦非馨。
詩意:
這首詩是武則天的《唐大饗拜洛樂章·九和》。詩中表達了對上天恩賜的感恩和對眾人的祝福。武則天以恭敬崇禮的態度來奉獻自己的誠意,表示自己雖然慚愧,但愿意展示敬意,奉上不完美但真心的馨香。
賞析:
這首詩是武則天在唐代拜洛樂時所寫,下場上的舞女們伴隨著華麗的樂曲和舞蹈,向天地神靈表達敬意。詩中充滿了對神靈的敬畏與感恩之情,表達了武則天對于眾人祝福的愿望。同時,通過唐大饗儀式,武則天也展示了自己對禮儀的重視和盡職盡責的態度。
詩句中的“祗荷坤德,欽若乾靈”表達了對上天的庇佑和崇敬,表達了作者對上天恩賜的感激。接著的“慚惕罔置,興居匪寧”表示自己雖然覺得慚愧,但也不敢放松對待,一直保持著忠誠和奉獻。而“恭崇禮則,肅奉儀形”表達了作者對禮儀的尊敬和注重,以及向天地神靈奉獻自己最誠摯的心意。最后一句“惟憑展敬,敢薦非馨”表示自己盡力地展現敬意,雖然馨香并不完美,但是敢于獻上。
整首詩展現了作者對神靈的虔誠和對禮儀的敬重,同時表達了對眾人的祝福和感恩之情。這首詩以簡潔的文字表達了深刻的內涵,體現了作者對儀式和崇敬的認真態度。
“慚惕罔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áng dà xiǎng bài luò yuè zhāng jiǔ hé
唐大饗拜洛樂章·九和
zhī hé kūn dé, qīn ruò gān líng.
祗荷坤德,欽若乾靈。
cán tì wǎng zhì, xìng jū fěi níng.
慚惕罔置,興居匪寧。
gōng chóng lǐ zé, sù fèng yí xíng.
恭崇禮則,肅奉儀形。
wéi píng zhǎn jìng, gǎn jiàn fēi xīn.
惟憑展敬,敢薦非馨。
“慚惕罔置”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