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鳥區區自流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啼鳥區區自流血”全詩
綠陰初不待熏風,啼鳥區區自流血。
北窗移燈欲三更,南山高林時一聲。
言歸汝亦無歸處,何用多言傷我情。
分類:
《山中聞杜鵑》洪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中聞杜鵑》是宋代洪炎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山中的二月里聽到了杜鵑鳥的聲音,百草爭相開放已經消失了。綠蔭初生時并不需要受到微風的吹拂,哭泣的鳥兒自流血。北窗移動燈火欲接近三更時,南山高林中偶爾傳來一聲。說歸說歸,然而我沒有歸去的地方,何必多言傷害我的情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山中聞杜鵑鳥的情景為主題,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內心情感,表達了詩人的感慨和無奈之情。
詩詞開篇寫到二月山中聽到杜鵑鳥的聲音,暗示了春天的到來和大自然的生機勃發。然而,接下來的句子卻描述了百草已經凋謝,綠蔭初生卻不需要風吹拂,哭泣的鳥兒自流血,這些形象的描繪帶有一種蕭條和凄涼的意味。這種對生命的脆弱和無常的揭示,讓人感受到人生無常和物是人非的悲涼。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北窗移燈和南山高林中一聲杜鵑鳥的描述,將詩人的心境和外界景物相結合。北窗移燈欲三更,暗示時間已經過深夜,而南山高林中的杜鵑鳥的一聲呼喚,更加強調了寂寞和孤獨的情感。最后兩句"言歸汝亦無歸處,何用多言傷我情"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和無歸之感,詩人感慨自己在外漂泊無處可歸,而多言只會傷害自己的情感。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春天的到來、凋謝的百草、孤獨的鳥兒和詩人的無歸之感,表達了對人生無常和命運無奈的感慨。詩人以自然景象映襯內心情感,抒發了對生活和命運的思考和不甘。這首詩詞既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山水情懷和對自然的熱愛,又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思索和無奈。
“啼鳥區區自流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zhōng wén dù juān
山中聞杜鵑
shān zhōng èr yuè wén dù juān, bǎi cǎo zhēng fāng yǐ xiāo xiē.
山中二月聞杜鵑,百草爭芳已消歇。
lǜ yīn chū bù dài xūn fēng, tí niǎo qū qū zì liú xiě.
綠陰初不待熏風,啼鳥區區自流血。
běi chuāng yí dēng yù sān gēng, nán shān gāo lín shí yī shēng.
北窗移燈欲三更,南山高林時一聲。
yán guī rǔ yì wú guī chǔ, hé yòng duō yán shāng wǒ qíng.
言歸汝亦無歸處,何用多言傷我情。
“啼鳥區區自流血”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