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潦和尚不合吃馬師一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水潦和尚不合吃馬師一踏”全詩
天高地厚,水闊山遙。
達磨大師無端游梁歷魏,二祖大師平白失了一臂。
水潦和尚不合吃馬師一踏,天下大禪佛枉自吃了四藤條,說著令人恨不消。
分類:
《偈頌二十五首》釋道璨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偈頌二十五首》,由宋代的釋道璨所作。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風蕭蕭,雨蕭蕭。
天高地厚,水闊山遙。
這首詩以自然景觀為背景,描繪了風雨交加的情景。風聲和雨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動蕩不安的畫面。作者通過這樣的描寫,展示了自然界的廣闊和壯麗。
達磨大師無端游梁歷魏,
二祖大師平白失了一臂。
水潦和尚不合吃馬師一踏,
天下大禪佛枉自吃了四藤條,
說著令人恨不消。
接下來,詩中出現了一系列佛教人物的故事。達磨大師和二祖大師都經歷了不幸的遭遇,前者無故流浪到梁朝和魏朝,后者則失去了一條手臂。隨后提到了水潦和尚,他因為無故挑釁馬師一踏而受到懲罰,被打了四根藤條。這些故事讓人感到痛惜和無奈,揭示了佛教行者在世俗中所面臨的困境和苦難。
整首詩以一種輕松幽默的語調表達,詩人通過這些佛教故事以及對自然景觀的描繪,既展示了世事無常、人生苦難的現實,又帶有對人性的嘲諷和諷刺。這種嘲諷和諷刺的語調,使得整首詩充滿了戲謔和幽默的氣息。
總之,《偈頌二十五首》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佛教故事,以幽默的語調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苦難,展現了作者對世事的一種譏諷態度。
“水潦和尚不合吃馬師一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èr shí wǔ shǒu
偈頌二十五首
fēng xiāo xiāo, yǔ xiāo xiāo.
風蕭蕭,雨蕭蕭。
tiān gāo dì hòu, shuǐ kuò shān yáo.
天高地厚,水闊山遙。
dá mó dà shī wú duān yóu liáng lì wèi, èr zǔ dà shī píng bái shī le yī bì.
達磨大師無端游梁歷魏,二祖大師平白失了一臂。
shuǐ lǎo hé shàng bù hé chī mǎ shī yī tà, tiān xià dà chán fú wǎng zì chī le sì téng tiáo,
水潦和尚不合吃馬師一踏,天下大禪佛枉自吃了四藤條,
shuō zhe lìng rén hèn bù xiāo.
說著令人恨不消。
“水潦和尚不合吃馬師一踏”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五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