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昔恃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秦人昔恃此”全詩
雷風走號令,足以威百蠻。
秦人昔恃此,燒書無愧顏。
叢祠夜篝火,赤蛇先據關。
誰知小國魯,抗衡齊晉間。
獨能秉王禮,足以銷鄰奸。
舞干服三備,可仰其可攀。
分類:
《雜興》張镃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雜興》
朝代:宋代
作者:張镃
城河固金湯,
谷帛堆丘山。
雷風走號令,
足以威百蠻。
秦人昔恃此,
燒書無愧顏。
叢祠夜篝火,
赤蛇先據關。
誰知小國魯,
抗衡齊晉間。
獨能秉王禮,
足以銷鄰奸。
舞干服三備,
可仰其可攀。
中文譯文:
城墻和河流保護著黃金,堆積如山的谷物和絲綢。雷鳴和狂風傳達著統治的命令,足以威懾百族蠻夷。
秦人曾經依賴這些來統治天下,焚燒書籍而毫不愧疚。夜晚叢林中的祭祀堆滿篝火,代表著赤蛇已經占據了關隘。
誰能知道,小國魯國堅持在齊國和晉國之間尋求平衡。他們獨自秉持著王者的禮儀,足以消除鄰國的奸詐。
他們舞動著干戈,備戰三方面,可仰望他們,也可追隨他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對比的方式描繪了不同國家的政治和文化情況。首先,詩中提到了秦人以金錢和武力統治的方式,他們焚燒書籍,追求統一,但這種方式并不值得稱贊。與此相反,魯國作為一個小國家,通過堅守王者的禮儀和仁德之道,與強大的齊國和晉國進行抗衡,顯示出了不同的政治理念。
詩中也提到了自然的象征,雷風威懾蠻夷,赤蛇占據關隘,這些象征著力量和權威的存在。然而,魯國通過保持純潔和高尚的品德,能夠抵御鄰國的侵略和奸詐。
整首詩通過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于政治和文化之間的選擇的思考。它呼吁人們要重視文化的力量和道德的價值,而不僅僅是依賴武力和財富。這種思考在宋代時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那時候正是文化和文學繁榮的時期,人們開始重新思考政治和社會的諸多問題。
“秦人昔恃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xìng
雜興
chéng hé gù jīn tāng, gǔ bó duī qiū shān.
城河固金湯,谷帛堆丘山。
léi fēng zǒu hào lìng, zú yǐ wēi bǎi mán.
雷風走號令,足以威百蠻。
qín rén xī shì cǐ, shāo shū wú kuì yán.
秦人昔恃此,燒書無愧顏。
cóng cí yè gōu huǒ, chì shé xiān jù guān.
叢祠夜篝火,赤蛇先據關。
shéi zhī xiǎo guó lǔ, kàng héng qí jìn jiān.
誰知小國魯,抗衡齊晉間。
dú néng bǐng wáng lǐ, zú yǐ xiāo lín jiān.
獨能秉王禮,足以銷鄰奸。
wǔ gàn fú sān bèi, kě yǎng qí kě pān.
舞干服三備,可仰其可攀。
“秦人昔恃此”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