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愧軒冕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用愧軒冕人”全詩
其國不能舉,燕師知寵珍。
生不食君祿,勢或去諸鄰。
莫往徑絕脰,用愧軒冕人。
當年處高位,十萬當逡巡。
所以休明時,朝廷足嘉賓。
分類:
《雜興》張镃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興》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镃。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泱泱古齊邦,中有秉節臣。
在古代偉大的齊國,有一位秉持節操的臣子。
譯文:In the grand and ancient kingdom of Qi, there was a minister upholding his principles.
其國不能舉,燕師知寵珍。
然而國家無法認可他的才德,燕國的使臣卻知道他的珍貴。
譯文:Yet his own country failed to recognize his worth, while envoys from the Yan kingdom appreciated his value.
生不食君祿,勢或去諸鄰。
他不依附于君主的俸祿,或許會離開這個國家去投奔他的鄰居。
譯文:He did not rely on the ruler's salary, and might choose to leave his country to seek refuge elsewhere.
莫往徑絕脰,用愧軒冕人。
但愿他不要孤立自己,以免辜負那些高官顯貴的人們。
譯文:May he not isolate himself and bring shame to those distinguished officials.
當年處高位,十萬當逡巡。
他曾在高位上任職,十萬人都對他心生敬畏。
譯文:He once held a high position, and a hundred thousand people looked up to him.
所以休明時,朝廷足嘉賓。
因此,在安定的時代,朝廷將有足夠的尊貴客人。
譯文:Therefore, in times of peace and prosperity, the court will have an abundance of distinguished guests.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有節操的臣子,在一個他的才德無法被認可的國家中,仍然堅守自己的原則和價值觀。盡管他不依附于君主的俸祿,他的價值卻被來自燕國的使臣所認可。詩人表達了對這位臣子的贊揚和敬意,并希望他能保持自己的立場,不要自暴自棄。
詩中提到了當年他曾擔任高位,受到眾人的景仰,但也暗示了當權者的短視和不識人才,因而他可能離開這個國家。然而,詩人認為在一個安定繁榮的時代,朝廷將會有足夠的優秀人才。
整首詩詞通過對這位臣子的描述,抒發了對正直、有節操的人物的贊美,并反映了當時社會中權力斗爭、人才被忽視的現象。它強調了人物的高尚品質和價值,以及對社會正義和公平的追求。
“用愧軒冕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xìng
雜興
yāng yāng gǔ qí bāng, zhōng yǒu bǐng jié chén.
泱泱古齊邦,中有秉節臣。
qí guó bù néng jǔ, yàn shī zhī chǒng zhēn.
其國不能舉,燕師知寵珍。
shēng bù shí jūn lù, shì huò qù zhū lín.
生不食君祿,勢或去諸鄰。
mò wǎng jìng jué dòu, yòng kuì xuān miǎn rén.
莫往徑絕脰,用愧軒冕人。
dāng nián chù gāo wèi, shí wàn dāng qūn xún.
當年處高位,十萬當逡巡。
suǒ yǐ xiū míng shí, cháo tíng zú jiā bīn.
所以休明時,朝廷足嘉賓。
“用愧軒冕人”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