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之感無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見之感無襦”全詩
摧顏伴第翁,意欲化白鳧。
娟娟熨帛手,見之感無襦。
坐念粟布謠,於乎予何誅。
取求不汝瑕,霸心生斷祛。
請觀澤中雁,一一稻粱圖。
分類:
《旅舍七首》敖陶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旅舍七首》是宋代敖陶孫創作的,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我家碧鸛弟,盡用當搪殳。
摧顏伴第翁,意欲化白鳧。
娟娟熨帛手,見之感無襦。
坐念粟布謠,於乎予何誅。
取求不汝瑕,霸心生斷祛。
請觀澤中雁,一一稻粱圖。
譯文:
我家中有一只名叫碧鸛的弟弟,他盡力扮演了當搪殳(戰士)的角色。
摧顏伴隨著第翁(老人),意欲將他變成一只白鳧(象征純潔)。
他手上巧妙地熨燙著錦緞,看到這一幕,感覺就像是沒有穿衣服一樣。
我坐下思考著粟米和布匹的歌謠,我為什么要加以斬除呢?
取舍無法挑剔你的瑕疵,我的霸氣心情生出了斷絕和驅逐。
請你觀察湖泊中的雁群,它們每一只都構成了一幅豐收的圖景。
詩意和賞析:
《旅舍七首》這首詩描繪了一系列的景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傳遞出了一種深沉的情感和哲思。詩中的碧鸛、白鳧、熨帛、粟布、湖泊中的雁等形象都具有象征意義。
詩的開篇,作者提到自己家中的碧鸛弟,以及他扮演戰士的角色,這可能暗喻著戰亂時期的動蕩和對家園的保衛。摧顏伴隨著第翁,意圖將碧鸛變成純潔的白鳧,這可能寓意著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凈化心靈的渴望。
接下來,作者描述了碧鸛弟手上熨帛的情景,以及自己的感受。這里,熨帛手可能象征著精心的照料和細致的工作,而感覺沒有襦(衣服)則可能表達了一種不拘泥于物質的心態。作者坐下來思考粟米和布匹的歌謠,暗示他對生活和物質的思考,并對自己的決定產生了疑問和困惑。
最后兩句描述了取舍和觀察湖泊中的雁群。取求不挑剔他人的瑕疵,可能意味著作者對他人的寬容和接納,同時也表達了一種超越物質和表面的態度。觀察湖泊中的雁群,每一只都構成了一幅豐收的圖景,這里雁群可能象征著和諧、團結和豐收,傳達了美好未來的展望。
整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意象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人生、情感和思考的深刻思索,以及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見之感無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ǚ shè qī shǒu
旅舍七首
wǒ jiā bì guàn dì, jǐn yòng dāng táng shū.
我家碧鸛弟,盡用當搪殳。
cuī yán bàn dì wēng, yì yù huà bái fú.
摧顏伴第翁,意欲化白鳧。
juān juān yùn bó shǒu, jiàn zhī gǎn wú rú.
娟娟熨帛手,見之感無襦。
zuò niàn sù bù yáo, wū hū yǔ hé zhū.
坐念粟布謠,於乎予何誅。
qǔ qiú bù rǔ xiá, bà xīn shēng duàn qū.
取求不汝瑕,霸心生斷祛。
qǐng guān zé zhōng yàn, yī yī dào liáng tú.
請觀澤中雁,一一稻粱圖。
“見之感無襦”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