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紙尾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愧紙尾筆”全詩
山平拄笏頤,月滿橫琴膝。
三年蠻府掾,不愧紙尾筆。
夢從南海君,供我波羅蜜。
分類:
《凄其歲晚不勝鄉國墳墓之情再得四篇贈宗之》敖陶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凄其歲晚不勝鄉國墳墓之情再得四篇贈宗之》是宋代敖陶孫所作。以下是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紅塵暗九衢,
生白有我室。
山平拄笏頤,
月滿橫琴膝。
三年蠻府掾,
不愧紙尾筆。
夢從南海君,
供我波羅蜜。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敖陶孫在歲月垂暮之際對故鄉和國家墳墓的深切思念之情,并以此贈送給宗族。詩中描述了紅塵世界變幻莫測,自己身處其中,卻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房屋。作者坐在山間平坦的地面上,拄著一支拐杖,頤養天年。夜晚月圓,他將琴橫放在膝上彈奏。他自稱是蠻府(指南方地區)的掾(官員),自豪地表示自己不負眾望,繼續寫作。他說自己的夢境來自南海之君(指南海神仙傳說中的主宰),向他提供了寶貴的佛教經典。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典型的宋代山水田園意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家鄉和國家的思念之情。紅塵暗九衢,表達了世事變幻莫測、紛繁復雜的意象,而作者的住所卻是一個清凈的避世之地。山平拄笏頤,表現了作者對安寧和寧靜生活的向往。月滿橫琴膝,通過描繪夜晚月圓、琴橫放在膝上的場景,展示了作者寂寞而自得的心境。三年蠻府掾,說明作者曾在南方地區任官職,自稱不愧紙尾筆,表達了他在文學創作上的自信和自豪。最后,作者提及夢境來自南海之君,供他波羅蜜,揭示了他受到佛教思想的啟發,以及佛教對他創作的影響。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家鄉和國家的深情思念,以及對寧靜、清凈生活的向往。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個人情感的抒發,展示了作者內心世界的獨特感悟和文化背景的交融。
“不愧紙尾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 qí suì wǎn bù shèng xiāng guó fén mù zhī qíng zài dé sì piān zèng zōng zhī
凄其歲晚不勝鄉國墳墓之情再得四篇贈宗之
hóng chén àn jiǔ qú, shēng bái yǒu wǒ shì.
紅塵暗九衢,生白有我室。
shān píng zhǔ hù yí, yuè mǎn héng qín xī.
山平拄笏頤,月滿橫琴膝。
sān nián mán fǔ yuàn, bù kuì zhǐ wěi bǐ.
三年蠻府掾,不愧紙尾筆。
mèng cóng nán hǎi jūn, gōng wǒ bō luó mì.
夢從南海君,供我波羅蜜。
“不愧紙尾筆”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