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酒醒銀燭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夜半酒醒銀燭冷”全詩
夜半酒醒銀燭冷,月移涼夢過西樓。
分類:
《次李雪林苕溪寄來韻二首》趙希路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李雪林苕溪寄來韻二首》是宋代趙希路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風梧聲里萬家秋,
一片吟心不著愁。
夜半酒醒銀燭冷,
月移涼夢過西樓。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天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緒。在秋風吹過梧桐樹的聲音中,整個世界都沉浸在秋天的氛圍中。詩人的心情像一片吟唱的心,沒有被憂愁所困擾。在深夜酒醒的時刻,銀燭已經燒盡,寂靜中的房間里一片冷寂。月亮移動著,涼爽的夢境穿過西樓。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意象,表達了詩人在秋天深夜的情感和思緒。詩人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美麗和變幻,以及人與自然相融合的情感體驗。
詩中的“風梧聲里萬家秋”以形象生動的方式描繪了秋天的氣息,梧桐樹的聲音像是整個世界都在共鳴,展現了秋天的獨特魅力。
詩人表達了自己的心境,在秋天的時刻,他的內心沒有被憂愁所困擾,一片吟唱的心意呼應了外在景象的美好。這種心境與自然的和諧共鳴,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樂觀情感。
接著,詩人描繪了深夜酒醒的場景,銀燭已經燒盡,房間里冷冷清清。這種冷寂的環境與之前的秋天景象形成鮮明的對比,進一步強調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寂靜。
最后,詩人提到月亮移動,涼爽的夢境穿過西樓。這里的月亮和夢境象征著詩人內心的變遷和思緒的流轉。整首詩以秋天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內心情感,展示了詩人細膩的情感體驗和對生活的思考。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將自然景色與詩人的情感巧妙地結合起來,以表達詩人在秋天深夜的心境和感受。
“夜半酒醒銀燭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lǐ xuě lín tiáo xī jì lái yùn èr shǒu
次李雪林苕溪寄來韻二首
fēng wú shēng lǐ wàn jiā qiū, yī piàn yín xīn bù zhe chóu.
風梧聲里萬家秋,一片吟心不著愁。
yè bàn jiǔ xǐng yín zhú lěng, yuè yí liáng mèng guò xī lóu.
夜半酒醒銀燭冷,月移涼夢過西樓。
“夜半酒醒銀燭冷”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