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把龍須作玉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閑把龍須作玉簑”全詩
銀竿插在靈河畔,閑把龍須作玉簑。
分類:
作者簡介(王镃)
王镃(生卒年不詳)南宋詩人。字介翁,號月洞,處州平昌縣(今浙江省遂昌縣湖山鎮)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撫州市)縣尉。宋亡,遁跡為道士,隱居湖山,與同時宋遺民尹綠坡等人結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稱“月洞先生”。遺著由其族孫養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為《月洞吟》一卷。萬歷二十一年(1593)湯顯祖在赴任遂昌知縣期間,為詩集作序稱:“宋月洞先生詩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猶唐之季也。”湯顯祖敬佩月洞的為人及詩品,還為之題詞“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孫宗虞又補刻后冊。
《游仙詞三十三首》王镃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仙詞三十三首》是王镃的作品,它描繪了詩人游弋在仙境中的景象。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懶得去東海垂釣蔚藍的波浪,
醉時自己唱起太平的歌曲。
白銀釣竿插在靈河邊,
閑逍遙地拿龍須做成玉質的雨衣。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仙境的向往和追求。他寧愿悠閑地漫游在東海碧藍的波浪之間,也不愿意去釣魚。當他陶醉于美好的時刻,他會自己唱起太平的歌曲,表達內心的寧靜與滿足。他的釣竿是由銀子制成的,插在靈河邊,象征著他與仙境的聯系。他把龍須做成玉簑,作為一種閑逸的象征,讓他在仙境中自在地游玩。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王镃對仙境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仙境的元素,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寧靜和滿足。他懶散地放下釣魚的念頭,選擇在仙境中自由自在地游蕩。他在醉酒時自己唱太平歌,體現了他的無憂無慮和對平靜生活的追求。銀竿和玉簑則象征了他與仙境的聯系和仙人般的閑逸狀態。整首詩詞流暢自然,用詞簡潔而富有意境,給讀者帶來一種寧靜與舒適的感受,引發對仙境生活的憧憬和思考。
“閑把龍須作玉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xiān cí sān shí sān shǒu
游仙詞三十三首
lǎn xiàng dōng míng diào bì bō, zuì shí zì chàng tài píng gē.
懶向東溟釣碧波,醉時自唱太平歌。
yín gān chā zài líng hé pàn, xián bǎ lóng xū zuò yù suō.
銀竿插在靈河畔,閑把龍須作玉簑。
“閑把龍須作玉簑”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