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袖爭牽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紅袖爭牽纜”全詩
露香荷氣潤,云白柳風柔。
紅袖爭牽纜,黃門學棹舟。
君王回顧笑,妃子唱《齊謳》。
¤
分類:
作者簡介(徐有貞)
徐有貞(1407~1472)初名珵(chéng),字元玉,號天全,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祝允明外祖父。宣德八年進士,授翰林編修。因謀劃英宗復位,封武功伯兼華蓋殿大學士,掌文淵閣事。后誣告殺害于謙、王文等,獨攬大權。因與石亨、曹吉祥相惡,出任廣東參政。后為石亨等誣陷,詔徙金齒(今云南保山)為民。亨敗,得放歸。成化初,復官無望,遂浪跡山水間。書法古雅雄健,山水清勁不凡,撰有《武功集》。
《擬唐宮行詞樂(四首)》徐有貞 翻譯、賞析和詩意
《擬唐宮行詞樂(四首)》是明代徐有貞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太液洞的秋日景色,表現了宮廷中君王和妃子們的快樂氛圍。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太液洞高秋,
晴波入晚游。
露香荷氣潤,
云白柳風柔。
紅袖爭牽纜,
黃門學棹舟。
君王回顧笑,
妃子唱《齊謳》。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太液洞的景色,展示了一個宮廷中的場景。下面是對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秋天的太液洞景色,展現了宮廷生活中君王和妃子們的歡樂氣氛。通過描繪秋日的景色和宮廷的活動,詩人表達了對宮廷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賞析:
1. 第一句“太液洞高秋”,描繪了太液洞在高秋季節的景色。太液洞是明代紫禁城內的一個宮殿,這里的景色高雅而宜人,與秋天的氣息相得益彰。
2. 第二句“晴波入晚游”,描述了晴朗的水波,伴隨著入夜游玩的愉悅。這句表現了太液洞的優美景色和宮廷人士的閑適生活。
3. 第三句“露香荷氣潤”,描繪了荷花的芬芳和水氣的清新。這個景象增添了太液洞的美感和宮廷生活的宜人氛圍。
4. 第四句“云白柳風柔”,以形容詞來描繪云和柳樹,表現了它們的柔和和美麗。這個描寫增加了詩詞的唯美氛圍。
5. 第五句“紅袖爭牽纜”,描繪了妃子們歡樂的場景,她們爭相牽引著船的繩索。這句表現了宮廷中妃子們的活潑和熱情。
6. 第六句“黃門學棹舟”,描述了宮廷中的黃門官學習劃船的技巧。這個描寫展現了宮廷生活中的一種娛樂方式。
7. 最后兩句“君王回顧笑,妃子唱《齊謳》”,表現了君王欣賞妃子們的歌唱,相互歡笑。這兩句展示了宮廷中的歡樂氛圍和君臣之間的和諧關系。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太液洞景色和宮廷生活的描繪,展示了宮廷中的歡樂氛圍和君臣之間的和諧關系。詩人徐有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美好的意象,表達了對宮廷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紅袖爭牽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ǐ táng gōng xíng cí lè sì shǒu
擬唐宮行詞樂(四首)
tài yè dòng gāo qiū, qíng bō rù wǎn yóu.
太液洞高秋,晴波入晚游。
lù xiāng hé qì rùn, yún bái liǔ fēng róu.
露香荷氣潤,云白柳風柔。
hóng xiù zhēng qiān lǎn, huáng mén xué zhào zhōu.
紅袖爭牽纜,黃門學棹舟。
jūn wáng huí gù xiào, fēi zǐ chàng qí ōu.
君王回顧笑,妃子唱《齊謳》。
¤
“紅袖爭牽纜”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八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