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將易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敵將易姓”全詩
公提郡兵,疾驅入衛。
敵將易姓,公秉大義。
獨敢抗言,必復趙氏。
欲扶日馭,力掃氛翳。
身拘名張,忠烈振世。
分類:
《僉書樞密院事張公》靖康小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僉書樞密院事張公》是宋代靖康年間創作的,作者不詳。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僉書樞密院事張公》
金人強悍,一歲再至。
公提郡兵,疾驅入衛。
敵將易姓,公秉大義。
獨敢抗言,必復趙氏。
欲扶日馭,力掃氛翳。
身拘名張,忠烈振世。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宋代靖康年間,面對強大的金朝入侵,一個名叫張公的樞密院事的形象。張公奮起提兵,迅速馳援,進入京城進行防御。面對金人的侵略,敵將換姓以逃避責罰,而張公堅守大義,敢于抗言,必將使趙氏復興。他努力扶持太陽的馬車,凈化煙塵,昭示著他的追求高尚的品質。盡管他的身體被困住,但他的名字將永遠流傳,他的忠誠和英勇將在世世代代中激勵人們。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有力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于張公在困境中所展現的忠誠和勇敢的贊美。金朝的強大和侵略性在詩中得到了明確的描述,而張公作為一位忠誠的官員,不畏強敵,秉持大義,堅持抗爭,他的行為體現了忠誠和高尚的品質。詩中的"必復趙氏"表達了作者對于趙氏復興的期望,同時也表達了對張公堅定信念的敬佩。最后幾句詩通過描繪張公扶持太陽的馬車和凈化煙塵的形象,使他的形象更加莊嚴,體現了他超越現實的追求和對正義的追求。整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和鮮明的形象,展現了忠誠、勇敢和追求正義的主題,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敵將易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ān shū shū mì yuàn shì zhāng gōng
僉書樞密院事張公
jīn rén qiáng hàn, yī suì zài zhì.
金人強悍,一歲再至。
gōng tí jùn bīng, jí qū rù wèi.
公提郡兵,疾驅入衛。
dí jiàng yì xìng, gōng bǐng dà yì.
敵將易姓,公秉大義。
dú gǎn kàng yán, bì fù zhào shì.
獨敢抗言,必復趙氏。
yù fú rì yù, lì sǎo fēn yì.
欲扶日馭,力掃氛翳。
shēn jū míng zhāng, zhōng liè zhèn shì.
身拘名張,忠烈振世。
“敵將易姓”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