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姑把葉祝絲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蠶姑把葉祝絲多”全詩
游絲落絮斗飛舞,野花芳草爭青紅。
南園北園桑柘綠,村前村后啼布谷。
蠶姑把葉祝絲多,田翁拜社祈年熟。
分類:
《次韻曠翁四時村居樂》艾性夫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曠翁四時村居樂》是宋代艾性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欲晴欲雨天溟蒙,
林塘淡蕩搖春風。
游絲落絮斗飛舞,
野花芳草爭青紅。
南園北園桑柘綠,
村前村后啼布谷。
蠶姑把葉祝絲多,
田翁拜社祈年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四時村居的樂趣為題材,描繪了農村生活中不同季節的景象和人們的日常活動。
詩的開篇寫到天空時晴時雨,天空模糊不清。這種天氣狀況給人一種迷茫的感覺,同時也暗示了自然環境的變幻無常。
接著詩人寫到林塘,描繪了春風吹拂下林塘的波瀾和蕩漾的景象。這里的林塘可能是指村子周圍的樹林和池塘,春風搖動著枝葉和水面,給人一種清新宜人的感覺。
下一段描寫了游絲和絮飛舞的景象,形容春天的到來。游絲和絮是柳樹和楊樹的細小花朵,它們隨風飄舞,象征著春天的生機勃勃和活力四溢。
隨后,詩人寫到野花和芳草在爭奪奪目的青綠和鮮紅。這是春天大地回春的景象,野花和芳草競相綻放,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南園和北園中桑樹和柘樹的綠意。南園和北園可以理解為村子的兩個方向,桑樹和柘樹是農村常見的植物。它們的綠意象征著豐收和農業的繁榮。
然后,詩中提到了村前村后的布谷鳥的啼叫聲。布谷鳥是一種常見的農田鳥類,它的鳴叫聲常常出現在農田和村莊周圍。布谷鳥的鳴叫聲是農耕季節的標志,也象征著豐收的希望。
最后兩句描述了蠶姑祝福桑葉茂盛和田翁祈求莊稼豐收的情景。蠶姑是養蠶的女性,她祝愿桑葉豐茂,以供蠶食,同時也暗示著絲織業的繁榮。田翁是農田的主人,他在社神前祈求豐收和平安。
整首詩以農村四時景象和農田生活為主題,描繪了春天的到來,大地復蘇的景象以及農人們對于豐收和幸福的期盼。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農田生活的細節,詩人表達了對于自然的贊美和對農村生活的熱愛。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美景和鄉村的生活場景,展現了自然與人類的和諧共生關系。讀者通過欣賞這首詩,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們對于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時也能夠體味到農村生活的寧靜和宜人。
“蠶姑把葉祝絲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kuàng wēng sì shí cūn jū lè
次韻曠翁四時村居樂
yù qíng yù yǔ tiān míng méng, lín táng dàn dàng yáo chūn fēng.
欲晴欲雨天溟蒙,林塘淡蕩搖春風。
yóu sī luò xù dòu fēi wǔ, yě huā fāng cǎo zhēng qīng hóng.
游絲落絮斗飛舞,野花芳草爭青紅。
nán yuán běi yuán sāng zhè lǜ, cūn qián cūn hòu tí bù gǔ.
南園北園桑柘綠,村前村后啼布谷。
cán gū bǎ yè zhù sī duō, tián wēng bài shè qí nián shú.
蠶姑把葉祝絲多,田翁拜社祈年熟。
“蠶姑把葉祝絲多”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