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笳吹月落邊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胡笳吹月落邊聲”全詩
桑乾回望天如水,萬里寒沙匹馬行。
分類:
《渡桑乾河》溥心畬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渡桑乾河》是現代詩人溥心畬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古戍秋風白草鳴,
胡笳吹月落邊聲。
桑乾回望天如水,
萬里寒沙匹馬行。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河邊景象,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對于歷史的思考和對邊塞風情的懷念之情。通過描繪河畔的古戍、秋風和鳴叫的白草,以及胡笳吹奏時月亮落下的邊聲,詩中展現了邊塞地區的荒涼和邊塞生活的艱辛。同時,詩人通過描述桑乾河水如同天空一樣澄澈,展示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在寒沙漫漫的旅途中,獨自騎馬行進的景象,表現了邊塞生活的艱苦和孤獨。
賞析:
《渡桑乾河》運用了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通過形象生動的描寫,展示了邊塞地區的荒涼和邊塞文化的獨特。詩中的古戍、秋風、白草以及胡笳吹奏時的月亮,都是邊塞文化的象征。這些形象通過詩人的筆觸,使讀者能夠感受到邊塞地區的蒼涼和邊塞生活的艱辛。
詩中的桑乾河被描繪為澄澈如天的水,這種描寫不僅傳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敬畏,也暗示了作者對歷史的思考。桑乾河是歷史上重要的河流之一,它見證了無數邊塞生活的辛酸和輝煌。通過回望桑乾河,詩人帶領讀者思考歷史的滄桑和變遷。
詩的最后兩句描繪了作者孤獨行進的景象,表現了邊塞生活的艱苦和邊塞人民的堅韌。萬里寒沙和匹馬行進的形象,使人聯想到長途跋涉和孤軍奮戰的邊塞士兵,以及他們在邊塞上堅守的精神。這種孤獨和堅韌的形象通過詩人的描寫,使讀者對邊塞文化和邊塞生活產生共鳴。
總之,《渡桑乾河》通過生動的描寫和深邃的意境,展現了邊塞地區的荒涼和邊塞生活的艱辛,同時也表達了對歷史和大自然的敬畏之情。這首詩詞充滿了濃厚的邊塞風情,給人以深思和感慨。
“胡笳吹月落邊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ù sāng gān hé
渡桑乾河
gǔ shù qiū fēng bái cǎo míng, hú jiā chuī yuè luò biān shēng.
古戍秋風白草鳴,胡笳吹月落邊聲。
sāng gān huí wàng tiān rú shuǐ, wàn lǐ hán shā pǐ mǎ xíng.
桑乾回望天如水,萬里寒沙匹馬行。
“胡笳吹月落邊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