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堪花氣著人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豈堪花氣著人衣”全詩
已恨鶯聲驚曉夢,豈堪花氣著人衣。
家蔬未省添新斸,宰木應曾長舊圍。
終向畏涂無所得,好風佳月不如歸。
分類: 陽春
《南陽春日十首》陳舜俞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陽春日十首》是宋代陳舜俞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山川隨處有芳菲,
老大情懷與舊非。
已恨鶯聲驚曉夢,
豈堪花氣著人衣。
家蔬未省添新斸,
宰木應曾長舊圍。
終向畏涂無所得,
好風佳月不如歸。
這首詩詞描繪了南陽春天的景色和作者的情感。讓我們來分析一下詩詞的意境和賞析。
詩詞開篇寫到山川之間處處都有芳菲,意味著春天的氣息無處不在。這里的芳菲指的是春天的花朵和芬芳的氣息。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舊時的不快。
下一句描述了作者對鶯鳥的聲音感到厭惡,因為它們打破了作者美好的夢境。這句話暗示了作者對于現實生活中不愉快事物的煩惱。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于春花的氣息彌漫在人們的衣袖上的不滿。這里的花氣可能指的是花粉飛揚的氣味,作者暗示自己不喜歡花粉擾人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家中園藝的情況。作者提到自己家中的菜蔬并沒有省心斬新,意味著作者對于家庭生活的不滿和未能改變的狀態。宰木應曾長舊圍表示作者家中的木料可能是舊的,沒有更換,這也暗示了作者對于家中狀況的不滿。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情感歸宿。作者表示自己無法在現實中獲得滿足,畏涂指的是追逐名利的社會。好風佳月不如歸,表示作者認為美好的自然景色也無法與歸家的歡樂相比。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南陽春天的景色和表達作者的情感,展示了作者對于現實生活的不滿和對于歸家的向往。通過對于自然和家庭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于簡樸寧靜生活的渴望,抒發了對于現實生活的反思和思考。
“豈堪花氣著人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yáng chūn rì shí shǒu
南陽春日十首
shān chuān suí chù yǒu fāng fēi, lǎo dà qíng huái yǔ jiù fēi.
山川隨處有芳菲,老大情懷與舊非。
yǐ hèn yīng shēng jīng xiǎo mèng, qǐ kān huā qì zhe rén yī.
已恨鶯聲驚曉夢,豈堪花氣著人衣。
jiā shū wèi shěng tiān xīn zhǔ, zǎi mù yīng céng zhǎng jiù wéi.
家蔬未省添新斸,宰木應曾長舊圍。
zhōng xiàng wèi tú wú suǒ de, hǎo fēng jiā yuè bù rú guī.
終向畏涂無所得,好風佳月不如歸。
“豈堪花氣著人衣”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