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發佳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名山發佳興”全詩
開帆入天鏡,直向彭湖東。
落景轉疏雨,晴云散遠空。
名山發佳興,清賞亦何窮。
石鏡掛遙月,香爐滅彩虹。
相思俱對此,舉目與君同。
分類:
作者簡介(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下尋陽城泛彭蠡,寄黃判官》李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下尋陽城泛彭蠡,寄黃判官
江上風浪動,灌嬰井浪動。
打開船帆進入天空的鏡子,
直直向東方的彭湖駛去。
景色漸漸變得疏散,雨點飄灑,
晴朗的云散去,遠方的天空開闊。
名山盡情地散發愉悅的氣息,
欣賞美景也沒有盡頭。
石鏡中掛著遙遠的月亮,
香爐里的彩虹漸漸消失。
我思念你們也都在這里,
抬頭望去,與你們見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人在尋陽城旅行時,乘船穿過湖泊,欣賞自然風光的情景。詩中通過對風、雨、云、山等自然元素的描繪,表達了作者欣賞名山美景、思念遠方的朋友的心情。
詩中的"灌嬰井"指的是尋陽城附近的一口有名的井,"天鏡"指的是湖水的倒映,"彭湖"是指一個湖泊的名字。詩人通過描繪湖上風浪、變幻的天氣和美麗的山景,展示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色。
此詩呼應了唐代山水詩的特點,運用了典型的山水景物描繪,展示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詩以舒展的詞語描寫了美好的景色,讓讀者感受到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神往。
此外,詩中還融入了對友情的思念和對慢慢消失的彩虹的寓意的表達。通過這些描寫,詩人將自然景色與對友情的思念聯系在一起,使整首詩的意境更加深遠。
“名山發佳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 xún yáng chéng fàn péng lí, jì huáng pàn guān
下尋陽城泛彭蠡,寄黃判官
làng dòng guàn yīng jǐng, xún yáng jiāng shàng fēng.
浪動灌嬰井,尋陽江上風。
kāi fān rù tiān jìng, zhí xiàng péng hú dōng.
開帆入天鏡,直向彭湖東。
luò jǐng zhuǎn shū yǔ, qíng yún sàn yuǎn kōng.
落景轉疏雨,晴云散遠空。
míng shān fā jiā xīng, qīng shǎng yì hé qióng.
名山發佳興,清賞亦何窮。
shí jìng guà yáo yuè, xiāng lú miè cǎi hóng.
石鏡掛遙月,香爐滅彩虹。
xiāng sī jù duì cǐ, jǔ mù yǔ jūn tóng.
相思俱對此,舉目與君同。
“名山發佳興”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仄韻) 去聲二十五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