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詩舊葉題將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新詩舊葉題將滿”全詩
但得雨聲連夜靜,何妨月色半床陰。
新詩舊葉題將滿,老芰疏桐恨轉深。
莫笑鄭人談訟鹿,至今醒夢兩難尋。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云,字伯安,號陽明,封新建伯,謚文成,人稱王陽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王陽明不僅是宋明心學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稱之為“真三不朽”其學術思想在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國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因此,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并稱為孔、孟、朱、王。
《書庭蕉》王守仁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書庭蕉》是明代王守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書庭蕉》中文譯文:
檐前蕉葉綠成林,
長夏全無暑氣侵。
但得雨聲連夜靜,
何妨月色半床陰。
新詩舊葉題將滿,
老芰疏桐恨轉深。
莫笑鄭人談訟鹿,
至今醒夢兩難尋。
《書庭蕉》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清涼宜人的景象,并通過對植物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感慨。
首先,詩的前兩句描述了檐前蕉葉綠茵茵,如同一座綠色的林木。作者用這樣的描寫,展現了一個生機勃勃、清新宜人的夏日景象。同時,詩中提到長夏期間卻沒有悶熱的暑氣侵襲,這可能是指作者心境的寧靜和舒適。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雨聲的降臨,給夜晚帶來了平靜和寧靜。即使是在這樣的環境中,詩人也并不介意床上的陰影,顯示了他拒絕了世俗的名利和榮華富貴,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自由。
在下一段中,詩人提到新的詩篇和舊的蕉葉并列。新詩象征著新的創作,舊葉則象征著舊時的經歷和記憶。通過這樣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新事物的期待,以及人生的變遷和歲月的流轉。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的感慨和內心的困惑。他提到“鄭人談訟鹿”,這可能是指他自己,表達了詩人在塵世間追求真理和價值觀時所面臨的困境。他說“至今醒夢兩難尋”,表示他在清醒和夢境之間徘徊,無法找到真正的答案。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對于人生的追求和理想的掙扎,以及對人世間矛盾和困擾的反思。
總體來說,《書庭蕉》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于人生的思考和內心的追求。詩中融入了對時光流轉、人生變遷以及追求真理和內心寧靜的深刻思考,給讀者帶來了一種靜謐和深遠的情感體驗。
“新詩舊葉題將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ū tíng jiāo
書庭蕉
yán qián jiāo yè lǜ chéng lín, cháng xià quán wú shǔ qì qīn.
檐前蕉葉綠成林,長夏全無暑氣侵。
dàn dé yǔ shēng lián yè jìng, hé fáng yuè sè bàn chuáng yīn.
但得雨聲連夜靜,何妨月色半床陰。
xīn shī jiù yè tí jiāng mǎn, lǎo jì shū tóng hèn zhuǎn shēn.
新詩舊葉題將滿,老芰疏桐恨轉深。
mò xiào zhèng rén tán sòng lù, zhì jīn xǐng mèng liǎng nán xún.
莫笑鄭人談訟鹿,至今醒夢兩難尋。
“新詩舊葉題將滿”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