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黃秋露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桑黃秋露白”全詩
持糜不能飡,持麻不能織。
冬歌夜來風似箭,晨起雪盈床。
侯門教歌舞,剪彩斗紅妝。
¤
分類: 子夜
《子夜四時歌八首》張時徹 翻譯、賞析和詩意
《子夜四時歌八首》是明代張時徹所作的一首詩歌。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惻惻復惻惻,
桑黃秋露白。
持糜不能飡,
持麻不能織。
冬歌夜來風似箭,
晨起雪盈床。
侯門教歌舞,
剪彩斗紅妝。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述四個不同的時刻,描繪了人們在不同季節中的困苦和辛勞。詩中通過表現人們在貧困和惡劣環境下的生活,傳達了對命運的抱怨和對困境的反思。
賞析:
這首詩以明代時期的生活為背景,以四個不同的時刻為線索,展現了人們生活的困苦和艱辛。下面對每一節進行具體分析:
第一節:"惻惻復惻惻,"這里的"惻惻"指的是痛苦、悲哀之意,反復兩次使用表示強調。這一節表達了人們在生活中所承受的痛苦和困苦。
第二節:"桑黃秋露白。"這句描述了秋天桑葉變黃,露水凝白的景象,突出了秋季的冷寒和嚴酷。
第三節:"持糜不能飡,持麻不能織。"這里的"糜"指的是糧食,"飡"指吃飯,"麻"指麻纖維,"織"指織布。這句表達了人們生活貧困,無法得到足夠的食物和衣物的困境。
第四節:"冬歌夜來風似箭,晨起雪盈床。"這句描繪了冬天的嚴寒,風刺骨,雪覆蓋床鋪,生活環境更加惡劣。
第五節:"侯門教歌舞,"這里的"侯門"指貴族門第,"教歌舞"表示人們學習歌舞技藝。這句表達了貧苦人家向富貴階級學習舞蹈和歌唱以謀生的現象。
第六節:"剪彩斗紅妝。"這句描繪了人們在節慶時剪紙作裝飾,穿戴紅色的盛裝,以此來慶祝和迎接喜慶的氣氛。
整首詩通過對四個不同時刻的描繪,展示了明代人民生活的艱辛和困苦,同時也表達了對命運的怨懟和對社會現象的批評。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生動地刻畫了當時的生活場景,使讀者能夠感受到那個時代人們的辛酸和希望。
“桑黃秋露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ǐ yè sì shí gē bā shǒu
子夜四時歌八首
cè cè fù cè cè, sāng huáng qiū lòu bái.
惻惻復惻惻,桑黃秋露白。
chí mí bù néng cān, chí má bù néng zhī.
持糜不能飡,持麻不能織。
dōng gē yè lái fēng shì jiàn, chén qǐ xuě yíng chuáng.
冬歌夜來風似箭,晨起雪盈床。
hóu mén jiào gē wǔ, jiǎn cǎi dòu hóng zhuāng.
侯門教歌舞,剪彩斗紅妝。
¤
“桑黃秋露白”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