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陰坐屢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松陰坐屢移”全詩
獨沿溪澗往,忽至夕陽期。
峰影遙能辨,松陰坐屢移。
暝來山下宿,殘月二更遲。
分類:
《訪隱原》羅洪先 翻譯、賞析和詩意
《訪隱原》是明代羅洪先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走入幽谷拜訪隱士的情景,通過描繪山水景色和時間的變化,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思考。
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入谷無機事,
邀逢任所之。
獨沿溪澗往,
忽至夕陽期。
峰影遙能辨,
松陰坐屢移。
暝來山下宿,
殘月二更遲。
進入幽谷無所事事,
邀請邂逅任何地方。
獨自沿著溪澗前行,
突然來到黃昏時刻。
山峰的影子在遠處顯現,
松樹的陰影不斷變換。
夜幕降臨,我在山下過夜,
殘月在凌晨時分依然掛在天空。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時間的變化,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作者進入了幽谷,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寧靜與美麗,沒有特定的目的,只是邀請命運安排任何邂逅。詩中的溪澗、峰影和松陰都是自然界的景色,通過描繪它們的存在和變化,傳達出一種與自然相處的寧靜和謙遜的心態。
詩的前兩句表達了作者進入幽谷的狀態,沒有特定的目的,只是期待與命運中的人或事相遇。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作者獨自行走的情景,突然來到黃昏時刻,暗示著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變化。緊接著,詩中的峰影和松陰描繪了自然界的景色,峰影遙遠而清晰可辨,松陰在陽光的照射下不斷移動。這些景物的描繪呈現出一種寧靜和變化的美感。
最后兩句描寫了作者在山下過夜的情景,殘月仍然掛在天空,時間已經過了兩更,暗示著夜晚的深沉和時光的流逝。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時間的變化,傳達出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生命流轉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寧靜、變化和存在的感悟。
“松陰坐屢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ǎng yǐn yuán
訪隱原
rù gǔ wú jī shì, yāo féng rèn suǒ zhī.
入谷無機事,邀逢任所之。
dú yán xī jiàn wǎng, hū zhì xī yáng qī.
獨沿溪澗往,忽至夕陽期。
fēng yǐng yáo néng biàn, sōng yīn zuò lǚ yí.
峰影遙能辨,松陰坐屢移。
míng lái shān xià sù, cán yuè èr gēng chí.
暝來山下宿,殘月二更遲。
“松陰坐屢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